【把时间抢回来 把损失补回来】同心战“疫”稳就业 多措并举暖民心——疫情防控期间人社部门打出“组合拳”积极做好稳就业工作

2020-03-01 19:24:05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复工人员持身体健康证明、戴口罩、量体温、按车辆座位50%落座……近日,一辆辆省外务工专用大巴陆续从我市各个县区发车。不少地方和企业联手,采取这种独特的“包车”返工方式,将复工人员批量、定点送达工作地。

  自疫情发生以来,何时返工复工成为就业者的重要关切;做好就业工作,也成为保障企业用工、促进生产恢复、关乎我市经济大局稳定的重点。

0232B0D0-A5E2-4084-9E21-96EDE1D4E0A9_IMAGE_3_LOW_0.jpg

  点对点解决企业用工需求

  在经开区成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秩序井然,电子元件生产线一派繁忙的景象。眼前,正在专注工作的吴晓东,从2月17日复工以来,她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公司全年目标生产任务完成尽自己的一份努力。由于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今年的复工方式或多或少让吴晓东觉得有些特别。

  今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原计划1月31日复工的,最后推迟到2月17日复工。吴晓东说,“

  “复工前,工厂主管还专门给我们进行了一个电话调查,调查内容符合标准的才可以上班。

0232B0D0-A5E2-4084-9E21-96EDE1D4E0A9_IMAGE_0_LOW_0.jpg

  自从复工以来,我们订单很充足,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工,公司给我们的福利待遇也很好,每隔一天发放一次口罩,每天消两次毒,以保证我们生命安全。”

  做好复工人员的前期排查只是公司保障防疫生产两手抓的第一步,为了让员工健康、安心的工作,确保生产工作顺利开展,公司认真按照地方政府的相关要求,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每天安排专人给员工测量体温、排查登记,给员工发放口罩,对工作场所、公共区域作好清洁卫生管理、消毒杀菌处理,保障员工健康上岗。

  公司于2月17日复工复产,但由于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工人不能按时到岗,经开区职能部门通过多方协调,为企业生产解决了用工难问题。成威科技人事部主管万友伦说:“经开区相关政府部门帮助我们完善了疫情防控措施,特别是协调解决解决100余人到公司就业,为我们正常的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经开区采取送工人到企业,送岗位到村居方式,迅速搭建求职用工便捷通道,开展点对点企业用工劳动力求职推介会,为企业筛选合适人员,为农民工寻找合适岗位。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罗成玉说,“解决农民工就业,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通过点对点对接,向省外输出就业的同时,着重对区内企业解决用工荒困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落实农民工就业1200余人,基本满足了区内企业目前的用工需求。”

0232B0D0-A5E2-4084-9E21-96EDE1D4E0A9_IMAGE_4_LOW_0.jpg

  “复岗专车”助力安全返岗

  “我已经退了两次车票,正在发愁怎么回去上班,就接到通知说有包车接送服务,政府想得太周到了!”2月28日上午,在镇宁自治县客车站内,返岗农民工小韦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拿着健康证明,在经过测量体温、核对身份信息等步骤后,排队等待上车。多日来对返岗务工的担忧终于解决后,他高兴地坐上“春风行动”农民工返岗专车。

  疫情防控期间,为解决劳动力返岗就业以及复工复产后本地企业和产业用工的问题,镇宁自治县结合自身实际,创新了公共就业服务模式,采用职能部门+乡镇+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模式,形成三方共推机制,做好该县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

  “我们通过各个渠道了解了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后,制定了合理的出行时间表,发车计划图,现在有1550务工人员报名,目前已经组织外出返厂上班的人数达到925人。”镇宁自治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就业局局长张运涛告诉记者,该县由四个企业组成了2020年镇宁自治县复工返岗专班,承接镇宁县级老乡返岗务工免费乘车这项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渠道,各乡镇人社中心,各村支两委的宣传登记,统一汇总数据,安排发车情况,并开展后续跟踪服务。

  据悉,搭乘“返岗专车”的报名方式,除了通过微信群报名外,还可通过向县人社部门及所辖乡镇报名登记,申请返岗。

  “我们会对报名人员进行信息登记筛查和体温测量,一切结果显示正常后才允许乘车,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不仅发放口罩,还提供食物和矿泉水。””张运涛表示,为保障返岗人员的健康安全,还组织专人对接、专程接送、专项补贴,全力加强复工保障。

  目前,镇宁自治县已全部完成农民工返岗复工工作。下一步,对暂时不能外出的务工人员,该县将做好就业帮扶方案,积极引导他们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确保近期内全部实现就业。

0232B0D0-A5E2-4084-9E21-96EDE1D4E0A9_IMAGE_7_LOW_0.jpg

  落实政策稳就业

  为了农民工安全返岗,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紫云自治县人社、卫生健康部门把健康出行作为返岗就业前提,确保所有外出务工农民工在出行前接受健康检查,做好健康状况记录和健康服务登记,对适合出行人员出具健康证明,坚决避免务工人员带病输出。人社、交通部门分批分次为外出返岗农民工提供交通运输保障服务,实行该县和省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细化疫情防控措施、安全措施和运行线路,人社干部、医务人员随行全程提供运送保障。同时,鼓励用工集中地区和集中企业通过组织专车统一运送等方式为农民工返城复工提供点对点的运送保障服务。

  疫情期间,紫云自治县人社局与青岛市即墨区人社局多次精准对接协调,确保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与帮扶城市企业用工岗位的契合性,使劳务输出更合理、更有效、更稳定。在每批贫困务工人员送达后,工作人员进行回访,及时帮助务工人员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其“留得住、干得好”。

  “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市人社局的高度重视下,疫情期间为了让更多建档立卡户实现稳定就业,我们研究出台了补助政策。在劳务输出方面,主动与省内外用工企业对接,收集并筛选匹配性强的岗位6万余个。目前我县分批组织输出1097人,并且将组织135名建档立卡户到青岛务工。对没有外出务工的,我们积极与住建、工信、农业农村部门,合作社,村公司和扶贫车间对接,收集到县内企业用工岗位2万余个,目前已经解决9682人就近就地就业。”紫云自治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就业局局长余惠说。

  “当前,结合安顺实际,我们利用全系统的力量,聚焦疫情防控、聚焦脱贫攻坚、聚焦岗位收集、聚焦劳务输出、聚焦服务提升,加强宣传,认真调度,精心组织,落实责任,根据全市农民工到省外和在省内务工的实际情况,收集省内外的用工需求22万个,目前,全市已有12.4万人农民工到省外就业,在省内就业的有4.2万人。”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化龙表示。

  下一步,我市将在满足农民工务工需求,各企业复工达产的要求下,进一步强化责任,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让每一个农民工在相应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同时统筹协调各方面,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刘念 罗野)


责任编辑:顾宇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