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春耕备耕时节,农时不等人,我市农资生产企业和经营店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组织复工生产销售,积极做好农资市场供应保障,全力满足全市农业生产需求。
安顺新金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安顺市唯一的一家以生产、经营杂交玉米种子为主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公司成立以来,积极开展青贮玉米、鲜食玉米、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试验示范、制种技术研究:开展菜用大豆、特色小麦、薏仁等新品种研发及示范推广,承担了安顺市农业生产良种供应、粮食安全的重任。
疫情期间该公司的生产情况如何?
“那边是烘干设备,从地里采摘的辣椒、玉米、中药材等都可以在里面烘干,这是一条全自动的生产线,从进料口放入原材料、就会自动生产出干净的籽粒。”在安顺新金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文统指着每一道加工程序向记者介绍,加工车间正在生产玉米和水稻种子,把烘干的种子经过精选系统的再次精挑细选,再经过包衣工序,称重后放入仓储车间,等待装货运送。
“刚开始员工不能及时到位,在政府的协调下找来临近村寨的百姓才解决了务工问题,目前,公司种子供应充足,能够保障安顺的春耕备耕生产。”唐文统说,目前,公司的13万公斤青贮玉米种子和108.4万公斤销往省外的普通杂交玉米种子,3万公斤优质杂交水稻和3万公斤普通杂交水稻种子,1万公斤大豆种子(安豆5号)已经入库。
安顺市农资市场是全省主要的种子、肥料、农药经营聚中地之一,是黔中地区主要农资供应点。安顺天晟国际商贸城、太平小区、西街是全市主要的种子、肥料、农药经营市场。
为了进一步探究我市农资的供应情况,记者来到安顺天晟国际商贸城的农资市场。
“要增加购买量吗,增加多少……”
在安顺新永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木红一边忙着查看店铺经营情况,一边对接订购事宜,很是忙碌。
终于抽出空闲,钟木红向记者介绍道:“公司主要销售非主要农作物的种子、以韭黄育苗为主要业务,刚刚给我打电话的是订购韭黄的苗的,本来他们定的是2000亩,现在追加到3000多亩,6月底就要交货,现在要加紧生产。”
“普定县围绕韭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2014年当地政府采购了几十万元的富韭黄2号在白旗新村种植,种出来的效果非常好,销售情况也不错,这个品种就受到大家的认可。去年普定种植10万亩韭黄首先就选择这个品种来扩大生产。”钟木红说,一直以来,公司为普定穿洞街道、鸡场坡乡、玉秀街道、猴场乡等提供育好的苗,为化处镇提供种子,截至目前该公司向普定提供的种子和苗有40000亩左右。
而几米开外的贵州金安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以销售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用器具为主,花卉、苗木种植及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批发型企业。
“疫情期间面临的困难首先是进货难,年前我们是按正常的储备来储备农资的,年后我们来不及备货,同时也面临物流不通畅的现状,害怕耽误春耕备耕。”公司董事长洪国华说,后来通过到当地政府帮忙,开通了绿色通道,公司同时积极地和上级供应商联系,从各方面紧急把物资调上来,目前公司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正常经营,和安顺市精品蔬菜协会、我市各地的合作社等加强联系,保障春耕生产。
“目前,我市118家农资经营店全部复工复业。”市农业执法支队队长范荣介绍,连日来,我市加强对种子、肥料、农药经营市场进行拉网式检查。一是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让农资经营店做好自身疫情防控,戴口罩、勤通风、常洗手,搞好店面清洁消毒工作,不让购买者在店内扎堆聚集。二是检查农资销售台帐,认真查看农资商品商标、种子审批号、农药标签、肥料登记证,农资销售台账等,保障农资市场安全。
截至目前,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50余人次,共检查种子、农药、肥料及兽药饲料生产经营户180户,发放宣传资料3200份;对8家农资经营户违法违规行为立案查处,共查封未备案玉米种子180公斤、无证经营的兽药230瓶(袋)、过期(违规)农药毒死蜱27袋(瓶)。
据了解,我市种子、化肥、农药储备充足,销售价格平稳,可以保障春耕备耕及农业生产。(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婷婷 张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