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长”郭星:围着坝区转 带着农民干

2020-03-22 23:37:22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3月20日,在镇宁募役镇桐上千亩大坝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里,农户们正忙着犁土、平梗、立桩、拉网……,为4月的瓜蒌种植做准备。

桐上坝区镇级坝长郭星在听取产业工作汇报(右1).jpg

郭星(右1)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曾经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的桐上坝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以瓜蒌种植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连片1100亩的瓜蒌种植基地,象征着坝区经过产业结构调整,扬帆起航驶向新方向。
  “以前,农户们都是凭着经验、喜好种植蔬菜,掌握不了市场动态,即便种得多、种得好,可成堆的蔬菜卖不走,不就成了无用功吗?要想带动坝区发展、农户增收,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募役镇党委书记、桐上坝区镇级“坝长”郭星表示,坝区发展与“坝长”职责密不可分,“坝长”用心抓坝区,才能抓出好效益。
  产业选择、企业引进、市场衔接……,从去年年底开始,募役镇便明确了各项“坝长”工作。如今,针对坝区瓜蒌新产业,募役镇提出“一表、一图、一方案”的工作模式,以“坝长”制为推手,推进坝区发展工作落实。


桐上坝区瓜蒌种植带的务工农户.jpg

桐上坝区瓜蒌种植带的务工农户

  落实“坝长”责任表。在明确“坝长”职责后,募役镇将职责公示到整个坝区,目的是听取群众建议,接受群众监督。“只有让老百姓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将‘坝长’职责透明公开,才能真正让群众们对坝区工作放心、上心。”郭星说。
  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图。2019年底,募役镇桐上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引进贵州优作惠农科技有限公司与村合作社发展全瓜蒌产业项目。按“一带一园一中心”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主要是瓜蒌核心种植带1100亩,后两期则是建设全瓜蒌中草药培育园、全瓜蒌大健康研发中心,形成完整、立体的产业生态。
  “紧扣着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才有如今桐上坝区的产业规划。在这过程中,引进企业、凝聚群众、做好服务、做好市场衔接等,是我作为‘坝长’的首要任务。”郭星说,引进龙头企业时,得因地制宜做考量,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项目开启后,为了平整田地,打好产业基础,需要自己在几天时间内协调好农户,将500亩土地流转到手。在成功引进企业并确立好主导项目后,还得想方设法激发农户们的务工积极性,做好利益联结,带动农户就业增收。


桐上坝区瓜蒌种植带.jpg

桐上坝区瓜蒌种植带

  桐上村村民韦辉,参与项目工作已有三个月。瓜蒌项目开启时,镇政府、村委都很认可他在工作上的踏实精神,第一时间推荐他来负责当前项目的部分管理工作。“我的工作主要是协调用工时的人力、物资,并及时反馈项目情况,一个月收入4000多块。”韦辉介绍,目前项目里的务工人员,大部分是做犁地、立桩、拉网等工作,每日薪酬百来元,少数人则和自己一样负责管理工作。
  落实坝区组织机构工作方案。募役镇针对坝区产业成立了领导工作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及服务协调小组,同时明确了各个小组工作职责。以领导工作小组为例,则是以‘坝长’为组长,其他如林业站、水利站、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为成员,携手开展坝区工作。
  目前,桐上坝区瓜蒌种植带规划1100亩,已建设完成560亩,培训农民500人次,实施务工利益联结带动60户家庭就业,坝区产业向好发展。“作为‘坝长’,我会围着坝区转、带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坚决把自身职责落实到位。”郭星自信地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张江隆)





责任编辑:顾宇 编审 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