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 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长兴村山苍子种植示范基地。山野间山苍子花开得正盛,春风袭来,花香浓郁。清澈的小河边,不时飞起一只只白鹭。
几十位村民正在为刚刚移栽的山苍子小树苗培土。一个精干的男子正在指导他们:“树苗上的叶子一定要摘掉,土一定要放到根部上面10厘米左右的位置……”。
郭贵明向村民传授栽培技术
这个男子叫郭贵明,是山苍子示范基地负责人。从1996年起,他和他的公司已经扎根这里24年。
山苍子安顺人习惯称木姜子,是中国唯一入选世界十大天然香料的植物。从幼苗开种三年即可成林采摘果实,其果实中可提炼出精油,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是欧洲等地高端奢侈香料产品必不可少的原料。郭贵明说,到这里投资就是想让优势资源变成优势产业,帮助村民们摆脱贫穷。
郭贵明说,企业发展了,我们更要不忘初心回馈社会,在脱贫攻坚中,尽自己和企业的最大努力帮扶贫困户,让他们早日走上脱贫致富路。
山苍子在瘠薄的山野里顽强地扎下根来。坚守了24年来,山苍子种植示范基地向当地群众无偿提供苗木近200万株,带动当地1000余户农户实现经济收入2000余万元。作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国家 “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企业的负责人,郭贵明获得过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接见。
24年的坚守,助力脱贫情义深 正在带人种植山苍子树苗的李永荣告诉记者,他也是附近的村民,常年在黔中香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打工, 一年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附近村民来公司干活,是按天支付工资。每天80元至90元不等。”他说。 村民正在补种山苍子树苗 长兴村格八组的伍兴弟一边栽种树苗一边和记者说,她今年快50岁了,公司有活就来做一下,学点技术,平时就在家里做家务,一年也能在这个公司挣几千元。 “过去生活举步维艰,现在,公司免费发苗种,成熟后我们再上山去采摘山苍子卖给公司,靠着这些收入,我一个人带大了几个孙孙。”来自猴场镇的古稀老人张金美感慨地说,他说,自己和贵州黔中香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10多年了,每年通过采摘自家种的和周边村寨的山苍子,都有2万元以上收入,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村民正在补种山苍子树苗 郭贵明給记者算了一笔帐:如一户农民流转两亩地,前三年每年可收入800元,公司免费发苗种,投劳40个工,可收入4000元,即可实现脱贫。三年后,每亩可采摘山苍子500至800公斤,公司按每一公斤5元收购,每户农民又可增加2500元至4000元收入,而且盛产期长达20年以上,有的农民还可以在公司长期务工。 “下一步, 我们继续引导当地农户对山苍子扩大种植、推进当地山苍子资源的产业化经营及当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3至5年左右时间,在紫云种植面积10万亩,一方面助力当地扶贫攻坚,一方面也解决原料供应问题。”公司合伙人刘发明说。 产业发展了 ,回馈社会正当时 “等到秋天,这些小果实长成黄豆般大小,就是收获的季节!山苍子根系发达,树体枝条繁茂,对大面积的固土保水、防范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都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极大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之经济效益明显,市场前景广阔,我们将继续,以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为抓手,结合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叠加效应,让村民在绿水青山的环境中有稳健的收入。”郭贵明指着开满山苍子花的树林告诉记者。 郭贵明介绍说:“如今,我们企业已发展成了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物科技企业。现在拥有山苍子优质种苗、种植基地1万亩,建有2条深加工生产线的标准化厂房,年加工山苍子能力达100吨以上。开发生产出具有保健、药用、除菌、除甲醛等功能的农林产品类和日用产品类深加工产品近10种,是目前市场上少有的达到食品级别且对人体无毒无害的产品,销到了北京、广东等地,提炼的精油也远销国外,每年销售额近1千万元。” 山苍子深加工车间 此外,公司取得了“纯天然高纯度柠檬醛提取工艺” “山苍子复方精油的提取技术方法及配方”“一种折叠式按压喷嘴”等8项国家“发明专利”。 企业发展了,也要积极承担的社会责任。黔中香绿色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把发展的红利回馈社会。 郭贵明介绍说:“疫情发生以来,正月初四开始我们就在确保防疫工作的同时,已经恢复生产。1月30日,向湖北等地捐出价值52万元的产品,向四川成都运送和捐赠价值70万元产品。随后中,向鄂州紧急再捐赠200箱4800瓶“天然芳香除菌剂”,共计80.64万元消毒物资。(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朱平黎 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