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马马崖村:“从零到千”,山村种满百香果

2020-04-14 10:12:13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30亩的百香果试点成功后,经过一年的沉淀与筹备,今年村合作社与县农投公司合力发展,目前已经种植512亩,拟计划种植1000亩;近期趁着春耕农时,我们加紧了种植力度。”在关岭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的千亩百香果基地前,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健站在田坎上,望着种满果苗的基地与正在劳作的群众,一脸欣慰地向记者介绍起村里百香果产业“从零到千”的历程。


2017年,普利乡与镇宁自治县良田镇开展产业交流学习,李健作为队伍中的一员,在良田镇坝草村的百香果基地获益良多。“坝草村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与我们村十分相似;回村后,经过大伙的商议,决定先搞30亩的试点出来看成效。”李健说道。

说干就干。在李健的带领下,选址购苗、流转土地、组织人手……30亩的百香果试点当年就在该村下瓜组建了起来。李健告诉记者,刚刚开始,技术不规范,管理比较粗糙,第一年的结果率并不高。

关岭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千亩百香果基地1.jpg

“再试一年!”李健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第二年取得了亩产2000斤的好成绩。“个头大,味道好,去年的百香果品质没得说。”

为了在县内打响名气,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的干部通过微信的方式,以每斤8元的价格销售了部分百香果;剩余部分用于免费品尝,起到广告效应。“在我们村发展百香果种植之前,当地群众鲜有人见过,直到去年请村民们到基地务工,大家休闲时采摘一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都说好吃;特别是知道一袋子百香果就能卖百来元,都觉得有搞头。”李健说道。

当地农户抢抓农时,正在种植百香果.jpg

试点成功后,30亩的百香果基地交由下瓜组村民管理;但要想规模化、产业化去发展百香果,发展资金、市场资源远远不足。马马崖村将发展思路向乡党委政府反馈后,得到支持帮助。在乡党委政府的牵头下,村里成功与县农投公司达成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由公司负责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专业管理、后期销售;村合作社负责土地流转、人员务工等后勤保障;产生效益后,公司与村合作社各分一半,而村合作社又将按照“721”模式进行再次分红。

“早在去年9月份,我们就积极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在会上向当地群众介绍百香果的价值和利润;会后,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又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所以今年的土地流转工作开展得也较为顺利。”李健说,百香果基地的建设,不仅让村里的产业规模化,还让当地群众实现土地流转、务工工资、年底分红等多种增收渠道。

4.jpg

据李健介绍,马马崖村每年每亩土地流转费用为800元;同时,通过两种方式为当地群众提供务工。

“到这儿来务工可以选择按每天80元结算;也可以以每亩240元承包种植。大伙算过,三五个人承包几亩地来种,一天要合100多元。”正在地里种植百香果的村民龚纯美笑着告诉记者,“因为家中人口多,原先种的苞谷还不够自家吃,更别提赚钱了;现在大儿子在外务工,小儿子在县里开挖机,连我都能在家门口工作,这生活是越过越好了。”

当地农户抢抓农时,正在种植百香果3.jpg

“之前我们自己摸索,技术和管理都不专业,每亩也能产2000斤,我相信通过县农投公司的管理和销售,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技术保障,我们村里百香果的品质和产量上都会更上一个台阶;加之百香果属于当年种植、当年结果、当年见效的产业,经济价值高,产业周期短,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是干劲十足,信心满满。”李健如是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责任编辑:陈婷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