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勃发。在关岭自治县花江镇中寨村的八月瓜种植基地,瓜腾叶茂,果挂枝头,村民们抢抓农时,分散在田间地头,正在修剪枝叶、理捆瓜藤、除草。
“村合作社八月瓜产业今年初挂果,预计亩产3000斤左右,按照市场每斤5元左右的批发价,能都达成‘万元田’的目标;待明后年进入丰产期,产量会更高,利润也会增大。”中寨村副主任刘定伟告诉记者,在销路方面,村合作社依托贵州大学牵线搭桥找销路,已经签订了回收协议,销路不愁。
据了解,中寨村位于花江镇东南面,属三类贫困村,全村共有458户218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7户591人。为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实现脱贫,2017年1月,中寨村成立关岭集贤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抱团发展种植业。
2019年,与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结合合作社中草药白芨产业的特性,在白芨基地里套种八月瓜,由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村支两委负责土地流转,搭建瓜架、工人工资等,在治理石漠化的同时,带领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发展高产值种植业,实现致富增收。
“发展产最主要的还是助农增收。”刘定伟说,村合作社套种的60亩八月瓜,平均每天能够带动20余个贫困户务工,待白芨丰收时还能提供更多务工岗位,加上每亩6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和年底按照“721”利益联结模式的产业分红,从务工收入、土地租金、产业分红三方面保障了贫困群众的收入。
“家里流转了6亩土地给合作社,现在我自己发展果树,有空就到合作社务工,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比我原来种苞谷强多了。”宋春刚话刚说完,在一旁干活的村民陈纪美便笑着说,“村里的年轻人能出门打工,我们在家的老年人也闲不住,能在家门口务工,每天有几十元的收入,买米买菜买水果,想吃啥兜里就有钱买。”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寨村以产业助脱贫为抓手,在产业扶贫下功夫,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走产业发展生态化道路,发展了白芨、八月瓜、刺梨、蔬菜等产业,帮助贫困群众摘掉贫穷的帽子。通过努力,该村在2019年实现了贫困村出列。
“下一步,我们打算把现有产业管护好,再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持续对贫困户实行产业发展全覆盖,利益联结全覆盖,让贫困户实现增收,巩固脱贫成效”刘定伟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