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还是那一条路
“众知昔日陡坎坡,山羊野猪都难过,种地人民深知苦,种一大坡装几筐...”什么样的土地,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诗歌,这是打啷村村民自发写在山坡上一处废弃房屋墙壁上的“打油诗”。
众知昔日陡坎坡,山羊野猪都难过,何况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据79岁的退休民办教师龙通文老人介绍,打啷村山高谷深,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连一条通往外界的路都没有,村里的农民世世代代就靠在山里刨土种植包谷为生。
到了90年代,村里修了一条通往乡里的土路。可尽管如此,由于打啷村地处山谷地带,一到雨水季节,山上来的水流就把这条唯一通往外界的路冲的“支离破碎”。
“特别是2008年,村里遭遇特大洪水灾害,洪水不仅冲坏了道路,村民的房子也被冲垮了。”龙通文清楚地记得,凶猛的洪水让原本穷困的打啷村“雪上加霜”,村民的生活陷入绝境,最后依靠着国家的救济粮才得以暂时“解困”。
路,还是那条灰尘扑扑的土路。穷,是依旧的穷。
打啷村进村公路已全面完成改造升级
直到去年6月,紫云自治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打啷村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队长胡波来村里开展帮扶工作时,遇到山洪,土路被冲断,车子进不来,他和队员们只能靠步行来到村里。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你是很难相信这里的基础设施能落后到如此的程度。”胡波说,路,成为阻碍打啷村摆脱穷困之境的最大障碍。
“山里道路不通,车子无法通行,外边的东西进不来,村里的东西也运不出去。”村副主任秦胜和说,蓝靛是打啷村长期以来唯一的经济作物,因为路不通,种植的蓝靛运不出去,农民辛辛苦苦在坡上刨地,却挣不了几个钱。
村里来了一群陌生人
“党政牵头谋发展,一梦醒来见奇迹...”
一梦醒来,村里的土路变成了油路,家家户户住上了安全房子,喝上安全的自来水......
“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做梦都没想到!”30年来,“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土路,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变成了油路?这是龙通文老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答案是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村里来了一群陌人——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队员。
2019年6月,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在原来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组的基础上,市纪委市监委派出2名帮扶干部,县纪委县监委派出1名帮扶干部,前沿作战队13名队员(县应急局派出7名网格长、县司法局派出3名网格长、镇政府派出3名网格长)进入打啷村,全力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村民写在墙上的“打油诗”,以此感谢党的好政策
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不能耽误,向脱贫攻坚发起最后冲刺,成为这群“陌生人”最激越的战斗号角。
要致富,先修路。在市纪委市监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打啷村调研指导下,协调省交通厅投入项目资金1260万元,对贯穿打啷村的485乡道进行升级改造。
“5+2”“白加黑”,24小时三班倒,所有项目都是“倒排工期”,“抓晴天,抢阴天,战雨天”,打啷村的干部群众一条心、一股劲,誓要撕掉贫困标签。
从2019年10月开工到12月30日完成,短短两个月时间,12.6公里的油路全线通车。至此,打啷村通往外界的“小康路”彻底打通。
背水一战,汇聚磅礴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在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协调下,得到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惠民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紫云县应急局等多家单位部门的资金支持,村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打啷村蓝靛种植产业,目前全村发展蓝靛种植100亩。图为村民为蓝靛施肥。
目前,打啷村老屋基通组道路全部硬化,完成庭院硬化共229户5790平方,串户路共202户18669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06盏,实施老旧房改造103户,透风漏雨改造27户,老旧房改善提升74户,通过室内硬化清光、内木板打磨、安装窗户、规范线路等措施对74户进行改造提升。
饮水安全方面,针对回龙坪、盖上、板栗湾、老屋基、高坡寨和水寨组等150户567人存在季节性缺水的情况,去年已由县水务部门实施集中供水项目安装9个水箱,彻底解除群众缺水问题。
一切为人民打算,奋力为小康实干。短短半年多时间,打啷村换了新面貌,这群陌生人工作的踏实,烙印在打啷村人民的心窝里;这样的深情,镌刻在麻山深处的丰碑上。
“黄土”变成“花果山”
和饲料、进兔舍、喂幼兔……在打啷村回龙坪肉兔养殖场,喂养桑蚕是杨贵英一年多来最重要的事。
自去年10月村里利用产业扶持资金发展肉兔养殖产业后,杨贵英成为养殖场的饲养工人,每月有3200元的固定工资。从“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养兔,成为杨贵英人生中完美的角色转换。
打啷村养兔产业,目前养殖规模已达到1500只
“不仅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
一直以来,从来“向大山讨生活”,只知在坡上刨土种植苞谷洋芋的杨贵英,缘何过上“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答案是一场席卷贵州、如火如荼的农村产业革命。
去年,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强音送进打啷村的大山深处,百姓期待多年的转机顷刻间到来。
村民写在墙壁上的打油诗,见证村里的产业发展
在脱贫攻坚作战队与村支两委干部协调下,去年10月,打啷村村利用市民宗委支持的民族发展资金20万和县匹配村集体壮大经济资金30万筹建了生态兔养殖产业基地,引进种兔1200多只兔子,目前已发展到1500只,项目利益联结30户贫困户。
“推进农业产业革命,关键是观念的革命,”驻村第一书记熊伟说,村里的道路基础设施完善后,如何带领群众转变陈旧观念发展致富产业,成为他驻村帮扶工作的重点。
思路一变天地宽。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正在打啷村徐徐展开。
藏在深山绿草间的养蜂产业,利益联结30户贫困户
——发展的林下蜂产业。2019年8月采购300箱中华蜂,9月繁出237箱新蜂,销售200箱,获得利润98856元,该项目利益联结30户贫困户。
——发展瑶山土鸡养殖。建设10000羽瑶山土鸡项目,现鸡已全部出栏,共计136000元,目前正在对圈舍进行改造,该项目利益联结35户贫困户。
——发展高效种植项目。村合作社流转土地726.8亩,目前种植佛手瓜120亩,蓝靛100亩,蔬菜100亩,辣椒200亩,每天带动贫困户约50人在种植基地务工。
佛手瓜种植,全村种植佛手瓜120亩
在产业革命春风的影响下,打啷村致富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
“又看当今陡坎坡,金色‘银飘’山腰过,转型效果明显现,黄土变成花果山。”记者蹲点采访离开之前,看着村口墙上的打油诗,朴实的文字是如今打啷村的真实写照,我们能感受到村民们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姚福进 詹艳 张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