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走基层】红光村,变样了 ——来自紫云深度贫困村红光村的蹲点报道

2020-07-07 09:33:21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如今的红光村变样了,老百姓不用再走陡峭的山路,不用再望天喝水,孩子们也再不用五六点就起床打着油灯去上学。”紫云自治县五峰街道红光村村主任张云云在养牛场里一边喂牛,一边和记者说道。

红光村是五峰街道唯一的深度贫困村,离县城不到30分钟车程,却曾经远离城市喧嚣,一代又一代人在深山里默默无闻地生活。

如今,红光村的通组硬化路全部修好了,老猴庆、把来寨、路口、茅草冲、杨柳井各个小组的水泥道路四通八达;百姓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空壳村”变“实体村”,村集体收入达到60多万元。

1

好干部描绘新面貌

山高地险、石漠化严重,曾经的红光村基础建设十分薄弱。

“因受大山阻隔,从老猴庆组到村委是一条羊肠小道,走路来都要一个多小时。茅草冲组直接没有路通村委,要来村委就要从猫营镇的沙坝村绕远路过来。行路难造成兴业难发展更难。”红光村兵支书王斌说,2017年3月份他刚到村子里,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必须修建道路。

一家家串门,一户户走访,村民们告诉王斌:“你要是能协调来资金就好了,修路,我们可是盼望了很多年呀!”

谋定而动,经过多次奔波,王斌终于在紫云自治县交通局协调了500万元,于2017年4月份动工,首先打通了老猴庆组、茅草冲组到村委的路,道路宽4.5米,长4公里。

“从村委到茅草冲这条通组路虽然只有1.5公里,但有1公里路段是从悬崖上开凿出来的。”王斌说,这条通组路从开工到建成毛坯路用了约三个月的时间。

随后,2018年紫云自治县国土局投入200万元在红光修了4条机耕道。2019年,市农业农村局投入45万元在红光修了一条产业路。

一条条道路通了,人的心近了,百姓的态度也变了。曾经因为修路时占用了其土地而不支持驻村干部工作的李冬两兄弟,如今已把驻村干部当成家人,每次遇见都要热情地叫到家里坐坐。

路难走,水也缺。由于红光村没有自然水源,村民吃的都是“望天水”,很多时候村民们只能脚踏山路、肩挑水桶,耗费1个多小时徒步到龙滩挑水喝。

“我们很渴望能用上自来水!”2019年,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到红光村开展结对帮扶,了解群众意愿后,集团董事长吴声洪作为帮村书记,集团员工杨津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杨顺江作为同步小康作战队员、高晓军作为帮扶干部,与村委干部共同作战,只为群众能早日圆梦。

“黄果树旅游集团是真扶贫呀,了解到百姓的需求,吴声洪带头亲自去找水源点,去市水利局协调资金,并组织集团立即出资8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红光村前沿作战队队长王宏宇说。

王宏宇指着一座高耸的山告诉记者:“山的那边是猫营,我们从猫营沙坝村攀山凿石,用马拖着材料上山,拉通了一条4.5米的小道,铺设管道。还修建了100个立方的蓄水池。”

据了解,2018年至2019年紫云自治县水务局在该村修建小水窖29口,在茅草冲组修建一个80立方米的蓄水池,2019年维修小水窖62口。通过开展饮水工程建设,全村户户建有小水窖,2020年投资180万元的红光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现已基本完工,试水工作正在进行,效果明显。全村229户饮水安全已得到解决,达到“饮水不愁”标准。

2

好思路发展好产业

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这是每个扶贫干部心中都明白的道理。

“然而一开始产业发展并不顺利。”高晓军说,公司经过考察,投入了30多万元试着发展食用菌种植,后来发现红光村缺水,不适合食用菌种植,立即改变观念,发展林下养鸡。

2019年,红光村利用帮扶单位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帮扶资金30万元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帮扶资金15万元扩大养鸡场规模,新建鸡舍75个,散养芦花鸡4000羽。

今年,红光村结合村情实际,找准适合发展的产业,流转土地655亩,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目前,红光村栽种樱桃418亩,投入总资金7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40万元),该产业已经进入盛果期,亩均产800斤,产值60万元,效益良好。同时,种植脆红李2091亩,每户均达到8亩的种植面积,今年已经进入盛果期,该产业对全村村民实现全覆盖,产量40万斤,产值40万元。该村还通过实施第二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项目,在海子村和甘桥村异地建设200个食用菌大棚,划拨其中12个大棚通过“异地产业利益联结”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产业兴,百姓富。该村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村属合作社将本村贫困户100%吸纳为社员参与产业发展,共享产业收益,按照核心收益联结+辅助收益联结方式,核心收益联结即为:以上产业村合作社整合产业资源将每年合作社收益的70%分红给贫困户,20%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10%的收益用于奖励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和边缘户。辅助收益联结即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技术培训、订单回收方式与贫困户进行联结。

“我们养牛场现有肉牛53头。我们两口子都在场里工作,两个人每个月共有4800元的工资。”在养牛场里,村民吴顺学两口子享受着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脸上溢出幸福的笑容。

3

好政策带来好生活

“我2011年从宁夏到紫云红光村,开始跟着丈夫养鸡,还注册了公司,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养殖技术,产业最后没发展起来。之后我们又试着养猪,但是由于没有摸清市场规律,没能以好的价格卖出去,最后也没有发展好。”张云云说,2014年之后他们遇上了好政策,政府对小微企业有专项补贴,于是又试着养了20头牛,得到45000元的补贴,后来又得了1000元的小牛补贴,产业才慢慢发展起来。

说到最近刚刚被村民们选为村主任,张云云略显羞涩又自豪地说:“都是国家的好政策,我一个外来的媳妇才有机会做好产业,还能带着百姓一起共同进步,得到大家的信任,成为村主任,今后,我一定会更好地履职尽责,把国家的好政策宣传到咱百姓心中。”

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帮扶下,得益于村支两委、同步小康工作组通力合作和群众的积极配合,红光村的村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保障政策。

据了解,目前,红光村农村危房改造42户156人,已全部竣工入住,达到住房安全有保障标准。全村入学人数258人,无辍学学生。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合,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100%。全村“一村7员”20人,通过产业就业增收54人……

“在最后的收官紧要关头,我们所有驻村干部一定是逐村逐户,不留死角地对贫困户保障情况进行核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夺取最后总攻的全面胜利。”王宏宇说。(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婷婷 詹艳)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