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建强“兵支书” 担当新使命

2020-09-15 08:55:34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在紫云,有112名加入村“两委”、扎根基层的退役军人,其中26名任村支书,8名任村主任,78名任村委委员。他们带领群众抓基建、兴产业、谋发展,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身先士卒,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

当下,紫云正处于脱贫攻坚收官战的紧要关头,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必须持续抓好“兵支书”队伍建设,打造市、县、乡镇(街道办)三级兵支书示范点,把优秀退役军人吸纳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发扬愚公移山、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精神以及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作风,冲锋陷阵、顽强拼搏,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壮大“兵支书”队伍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高度重视“兵支书”队伍建设工作,严格落实市委关于新时代军地实践中心(兵支书)工作部署,综合采取引一批、育一批、选一批、树一批的方法,切实加强服务保障、关心激励,积极引导“兵支书”持续发扬不怕吃苦、敢于斗争、勇于奉献的作风和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精神,激发广大“兵支书”担当新使命,在脱贫攻坚、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建功立业。

尅哨村“兵支书”周鹏帮村民给鸡打疫苗.jpg

尅哨村“兵支书”周鹏帮村民给鸡打疫苗

择优“引”一批。对有一定群众基础、思想道德素质较好、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有回乡创业、有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意向的,着力引回来,选进村“两委”班子。择优“育”一批。在发展党员中,将指导计划适当向农村倾斜,重点从优秀复员退伍军人中发展党员,着力壮大“兵支书”储备库,为“兵支书”的选任拓宽渠道。择优“选”一批。坚持“因村选人”,以培养高素质的退役军人村干部队伍为抓手,结合村情实际和退役军人自身特长,积极宣传动员、精心选拔任用,促进优秀退役军人特别是退役军人党员成为脱贫攻坚的排头兵;注重从农村复转军人中发现和培养村干部,对有培养前途的重点推选进村“两委”班子,对特别优秀的、党员群众特别认可的直接推选担任村支书。择优“树”一批。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发现典型、挖掘典型、选树典型,大力宣传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兵支书”的典型事迹,激发广大“兵支书”在脱贫攻坚中乐于、勇于、善于担当作为,创造佳绩。

通过党建引领,充分激发全县“兵支书”在脱贫攻坚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松山街道枫香村“兵支书”韦正富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发展乡村旅游,“三步走”理清乡村振兴路,获省委授予“文朝荣式好支书”荣誉称号;大营镇百花村“兵支书”舒启凡,带领群众大力推动通组路建设19条,发展8个增收产业,实现“家家有产业联结,人人有产业增收”目标;猴场镇小湾村“兵支书”阮文乔一步一个脚印带领群众成功摘掉贫困村帽子,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先后成功申报市级和省级文明示范村。

新桥村“兵主任”陈昌友采收食用菌.jpg

新桥村“兵主任”陈昌友采收食用菌

担当新使命 展现新作为

大营镇百花村,东与黔南州罗甸县、南与黔西南州望谟县接壤,曾是一个交通闭塞的贫困山村。

2013年,退役11年的舒启凡担任百花村村支书。起初,村里的工作推进不如人意,遭受不少群众的质疑。舒启凡在写下“莫言攻坚难,吾辈干为先。劈开荆刺路,康庄大道宽。”这句话贴在办公桌前,时刻提醒自己。

“服务群众是军人的本职,服务家乡是军人的义务。”舒启凡说,军人的信念是支撑他前进的动力。

舒启凡回忆,当年,他带头发展第一片经果林,因效益不明显,受到不少村民质疑;他带头开挖通组路,因中途没了炸材停工,群众到他家聚餐。然而,让舒启凡感叹最深的事,是当时修通百花村连接望谟、罗甸的两条柏油路以及尅(座)百(花)通村柏油路时,村民们满脸的喜悦。

经过几年的奋斗,百花村路通了、电稳了,饮水有保障了,来自大营全镇的200多户贫困群众搬离深山,入住百花村“百惠社区”,以及不少有能力的群众搬离深山,入住百花街上,原本不足200人的村庄,成为拥有700余人的小集市。

“百惠社区”成立那天,舒启凡特意穿上军装,面向国旗鞠躬敬礼!

“干部怎么干,群众眼里看;在脱贫战线上,要做到轻伤不下战场,重伤不下火线;在困难和贫困面前不能当缩头乌龟。要想群众荷包鼓起来,就得啃下产业革命这个‘硬骨头’。”这是板当镇尅混村村支书王飞虎在村务会上常说的话。

王飞虎退役于武警部队,随后完成大学学业,2017年回乡担任尅混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一名不折不扣为民干事的“兵支书”。

王飞虎深知,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为不辜负村民们的期盼,只有把责任扛在肩上,在决战脱贫攻坚战中,必须带领群众闯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

要致富,首先要解决水、电、路。在王飞虎的带领下,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2018年,全村“组组通”、串户路、庭院硬化实现全覆盖,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65盏,饮水管网实现全覆盖,群众饮水安全有了保障,多元产业蓬勃发展。

昔日落城村,山上黄土坡,泥沙灌良田;如今落城村,山坡绿树林,蔬菜满田园。

四大寨乡落城村能有如此变化,还得从一位退伍不褪志的“兵支书”说起。

1991年,从昆明退伍回乡的付思美担任落城村村支书,他一心想改变家乡贫困面貌。那些年,落城村仍保持着传统农业耕种方式,大面积的坡地和小山头都翻耕来种植玉米、黄豆等农作物,导致水土流失,常有良田被泥沙淹没等严重地质灾害发生。2002年,付思美抓住国家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大好政策机遇,动员全村群众退耕还林、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2018年,四大寨乡引进澳洲淡水小龙虾,建成面积30亩的澳洲淡水小龙虾养殖基地。”付思美说,今年,落城村扩大澳洲淡水小龙虾养殖规模,新增面积60亩。

在付思美的带领下,落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该村已成功脱贫出列。

建设“兵支书”示范村

坝羊镇红院村现有退役军人97名,其中屯上组12名;全村现有党员61名,其中有28名是退役军人。

红院村“兵支书”罗松带领党员与村民一起采收香菜.jpg

红院村“兵支书”罗松带领党员与村民一起采收香菜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排头兵作用,红院村把全村16个村民组划分为四个片区,每个片区成立一个党小组,加上产业发展党小组、外出务工党小组,全村共成立6个党小组。片区党小组主要负责片区的政策宣传、文明行为监督、矛盾纠纷协调等工作;产业发展党小组为全村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在产业发展中起到“领头雁”作用;外出务工党小组负责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时组织有能力、有技术、有条件的务工人员,带着市场、带着资金、带着对家乡的情怀回乡创业,带动乡亲们共同发展。

“红院村的退役军人都很支持村里的发展,每次召开群众大会、院坝会,退役军人都踊跃发言,尤其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宣传动员会上,他们都积极为村里的发展出新点子。”红院村村支书罗松说,近几年来,退役军人对红院村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板当镇尅哨村8名村干部中有4名是退役军人,来自省委军民融合办担任尅哨村第一书记的杨隆和村支书周鹏都是退役军人。

作为基层组织的领头人,尅哨村党支部对全村现有57名党员有严格要求:当好文明人,党员要带头搞好环境卫生、邻里友善、尊老爱幼等,在乡风文明、崇德向善等方面作表率;当好政策上的明白人,作为党员要在政策宣传、思想引导上发挥模范作用;当好致富带头人,党员要在产业发展、创业就业等方面带好头;当好群众贴心人,党员要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对村里的困难家庭、困难群众要伸出援手。

小湾村“兵支书”阮文乔、小湾村前沿作战队队长李宏与村民一起给辣椒除草.jpg

       小湾村“兵支书”阮文乔、小湾村前沿作战队队长李宏与村民一起给辣椒除草

猴场镇小湾村村支书阮文乔,自从2014年担任村支书以来,强党建抓发展,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让小湾村村容村貌、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小湾村的变化与该村的退役军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密切相关。全村18名退役军人中有7名是党员。近年来,小湾村在抓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把年轻、有能力、有上进心的积极分子作为预备党员来培养,加上已转正的3名预备党员,全村共有党员33名。

去年,小湾村聘请本地退役军人企业家王天志为名誉村主任,他以企业家的名义在小湾村开展了教育资助、乡村治理、基础建设等一系列公益事业,展现了退役军人的榜样力量。

小湾村党支部把退役军人岑江山吸纳到村级合作社,肩负起村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的社会责任。另外,小湾村成立了“基干民兵”组织,吸纳虽然没有当过兵,但素质过硬、做事有干劲的有为青年加入组织,在乡村文明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以及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上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小湾村“基干民兵”组织有退役军人6名,没当过兵的青年4名。

为持续推动“兵支书”队伍壮大,今年,紫云自治县力争打造10个以上“兵支书”县级示范村、3至5个“兵支书”市级示范村,每个乡镇都建设“兵支书”示范点,并把红院村、尅哨村、小湾村作为市级“兵支书”示范点进行打造。(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