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晓东:选准用好“兵支书”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2020-09-21 09:13:06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image.png

临沂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沂蒙精神发源地,是山东第一兵员大市,现有退役军人31万,其中党员16.44万。临沂市注重发挥退役军人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引导力度,激励优秀退役军人党员选任“兵支书”。目前,全市7229个基层党组织中,有1706名基层党组织书记、5773名“两委”成员是退役军人,占比分别达到23.6%、19.8%,在带领群众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独特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力量支撑。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培养使用。通过高位推动、政策支持,为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畅通了渠道、搭建起平台。临沂市抓住机遇,率先在全省部署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选配改革试点,引导优秀退役军人党员选任“兵支书”,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总结推广临沂市做法。临沂市广大退役军人不忘初心使命,积极响应号召,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扎根乡村振兴第一线,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着眼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围绕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宣传发动、选拔使用等工作机制,指导各地推动“兵支书”选配工作,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作用。临沂市聚焦农村干部选人难、后进班子整治难、村级矛盾化解难、落后村庄发展难“四难”问题,主动发力、多措并举,通过“内挖”人才、“外引”人才、后备”人才,推动退役军人从军事人力资源向乡村振兴生力军转变。

借鉴第一书记工作经验,在“扶上马、送一程”上下功夫,以务实管用措施,提高攻坚克难的过硬本领。一是重视培养。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党性教育、技能提升,帮助“兵支书”提高能力本领。二是结对帮带。采取手把手教、一帮一带的方式,为每名“兵支书”确定1-2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结对联系,及时掌握动态、加强指导。三是加大支持。对新选任“兵支书”的村,财政连续两年每村每年拨付不少于20万元经费,县管党费按照每村每名党员每年不低于100元的标准下拨培训经费,保障党员教育培训和开展党的活动。

坚持基本报酬与岗位补贴相结合、薪酬与贡献相挂钩,多措并举把“兵支书”保障好激励好。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选配改革试点激励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兵支书”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优先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和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推荐对象。实行晋位奖励,对“兵支书”实绩突出、任职村年度考核由后进变先进的,财政按不低于1万元标准发放一次性奖金;对发展村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按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量10%的比例予以奖励,最高不超过5万元,确保“兵支书”们待遇有保障。还有大力推广“兵支书”先进事迹等一系列激励保障措施,使“兵支书”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中发挥出了独特优势。目前,全市有56个“兵支书”村成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283名“兵支书”所在村全部实现摘帽,带动2.3万贫困户实现脱贫。(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甘良莹)


责任编辑:陈婷 编审 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