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胜利村:大葱+梨树,山村产业成效丰

2020-09-24 21:13:48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入秋的胜利村似画。青山之上,坡地如泛起的涟漪层层扩散”,梨树在这里扎根生长,今年果实初上梢头,惹人垂爱;青山之下,被清流环抱大葱长势喜人,农户或在拢土,或在采葱。山上梨树,山下大葱。两项产业的良好发展让这昔日的贫困山村变得朝气丰满。

CA0C8F54-78D8-4720-82DF-A7ED0B05DE58_IMAGE_1_LOW_0.jpg

  胜利村位于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全村共有460户195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为187户90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6.8%;6年奋发,如今该村贫困户仅剩13户40人,去年更是成功摘掉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而这条脱贫路上,扶贫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CA0C8F54-78D8-4720-82DF-A7ED0B05DE58_IMAGE_7_LOW_0.jpg

  “2017年5月,村里成立了关岭青枣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同年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到村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发现村里的土壤和气候十分适合种植梨树,我们依托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支持,利用100万元的深度贫困村扶贫专项子资金和50万元的深度贫困村扶贫资金,发展了636亩精品‘绿宝石’梨树。”该村村支书周鹏告诉记者,经过村支两委的多次开展碰头会,发现梨树需要培育3年才能初见成效,一番商议之下决定在梨树基地套种大葱,不仅能够“以短养长”,还能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务工。

CA0C8F54-78D8-4720-82DF-A7ED0B05DE58_IMAGE_3_LOW_0.jpg

  一晃三年,从当初迸发“以短养长”的发展方向逐步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大葱产业辐射带动整个街道办,胜利村把“短产业”做成了“精产业”。

  该村村主任高开伦主抓村中产业发展,说起大葱的种植和管护,他便来了精神,侃侃而谈。“现在我们在开沟培土的环节精简一轮工序,不用再次翻地,既能减少种植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还提升了大葱的品质,通过技术的不断更新,现在的葱白在原先的10多公分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品质更优,价格也更高。”

  “今年因为‘绿宝石’梨树分枝后,很多区域无法继续套种,所以村里的大葱只发展了170余亩,不过好在价格不错,销售渠道也很稳定。”高开伦告诉记者,胜利村种植的大葱经过3年的发展,已经在市场上小有名气,一到成熟的季节,葱贩们便会主动联系。“今年葱价每斤卖到了0.6元,亩产达5000斤,一年能收两茬,效益很可观。”

CA0C8F54-78D8-4720-82DF-A7ED0B05DE58_IMAGE_5_LOW_0.jpg

  据高开伦介绍,胜利村不仅要把“短产业”做精,还要把“长产业”做强。今年该村“绿宝石”梨树初挂果,平均下来每棵树结了8斤左右。村里干部们一合计,把部分果子送至县农业农村局做品质检测,又免费送给村里的村民和街道办的同事们品尝,为明年的投产做好宣传。“大家品尝过后纷纷点赞,都说梨子皮薄肉多,水分足,口感好。待明年600多亩梨树投产后,我们准备建设保鲜冷库,并积极搭建产销渠道,确保在与企业合作保底收购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收益。”

CA0C8F54-78D8-4720-82DF-A7ED0B05DE58_IMAGE_8_LOW_0.jpg

  胜利村“梨树+大葱”双产业的良性发展,让当地老百姓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产业分红等多重收入确保增收。在该村的大葱种植地里,65岁的安正兰正在拢土。如今,到合作社务工的她日日有活干,天天有钱赚。“原先村里是啥子产业都没有,想干活也没机会;现在栽梨树种大葱,让我这种老年人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在这里干一个月买米买肉不发愁,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CA0C8F54-78D8-4720-82DF-A7ED0B05DE58_IMAGE_13_LOW_0.jpg

  “每年村合作社梨树和大葱产业的务工支出就达20余万,能够提供3000人次以上的务工;而今年大葱的产值预计能达30余万元,除去成本和后续发展资金,剩余盈利部分将按照‘721’利益联结模式进行产业分红,加上每亩600元的土地流转费,让老百姓实现务工有薪金,产业有红金,土地有租金。”高开伦说道。(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 陈白玫)


 

 

责任编辑:顾宇 编审 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