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百书:赋予竹生命和诗意的竹编匠人

2020-09-27 10:00:14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王珣)“小到选竹、刮竹皮,大到编、绞、锁、插、穿、扣等工艺技法,每一步都比较复杂,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把竹编做好。”大方县核桃乡身为贫困户的匠人邓百书介绍道。

村民杨朝元赞不绝口地拍打着簸箕。王珣  摄

  “他做的竹编远近有名,用手拍打簸箕,声脆而响,经久耐用,是好簸箕。”村民杨朝元一边拍打邓百书制作的簸箕一边赞叹道。

邓百书刮竹。王珣 摄

  “想要什么的样式,通过描述和构想就能绘制图纸编制出来。”邓百书骄傲地说道,继最近热销的竹编水果篮之后,爱美的女孩子们邀请他编制竹拎包。

  “他的簸箕,汲水而不漏水,越用越紧实,用它分包谷饭,不会漏水。”村民罗华文说道。

  “一个月卖寻常竹编可以卖到2000元左右。”实用竹编价格亲民,对于68岁的邓百书老人来说,挣钱不是最主要的。他喜欢人们用他精心编制的竹器,在他看来,每一件长久陪伴人们的竹器是有生命的,亦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一丝丝竹的起承转合对他来说,都彰显了竹的灵魂和韵味。

邓百书制作的果篮。王珣  摄

  “竹编是手艺,也是修行。竹编一丝一扣看起来简单,但学起来难。竹编无常形,在于千变万化的心思,不仅心要细,手要慢,关键还是要专注和坚持。”邓百书感悟道。

  竹之坚毅,邓百书1981年自制的簸箕用到今天依然完好无损,经历岁月的熏陶与使用的磨合,更显张力。从他12岁向父亲学习编制竹器开始已经编制了56年,正如竹子一样坚毅的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和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传承着上辈古法工艺的重任。

  竹之柔韧,根据不同竹子的柔韧程度,在用途和技艺上更具有独特性,过去的农耕竹编讲究实用,牢固与否是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如今他的竹编可以是竹家具、竹厨具、竹工艺品等,结合实用性、牢固性、精细化、小巧化、艺术化方向融合。

  竹之美学,是“含虚中以象道,体圆质以仪天”。在极力追求竹材本质特征的同时,通过起底、编织、锁口等工艺,焕发出竹极致的美。邓百书本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靠着坚强意志和精湛技术,赋予竹器美和诗意。

正在设计竹拎包的邓百书。王珣  摄

  现竹编器具备实用性兼具艺术品。核桃乡随处可见的竹子,是竹器取自天然,无任何污染,环保健康可再生资源的保障,为核桃乡几十名民间竹编匠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他们希望竹编技艺得以传承,以年轻人的思维和活力,为传统竹编注入新的审美元素,让竹制品成为日常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再次走进千家万户。

  “同他一样的民间匠人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竹编,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竹器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0提高到1,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核桃乡党委书记欧起灿说。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