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向安顺的志愿军老战士致敬

2020-10-23 23:37:29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抗美援朝老兵杨作云:最爱穿的还是那身军装

秋日微寒,在简单整洁的家里,88岁的杨作云正躺在床上休息,静静地享受着午后阳光。得知记者来采访,杨作云的家人说,老人现在已经无法长时间跟人交谈了,不能像数年前一样,绘声绘色讲述曾经的硝烟故事,可是那段烽火岁月,早已刻在了老人的脑里、心里,他会条件反射地随时打开……“我要保卫祖国,为国尽力,为国尽忠。”由于杨作云的身体状况,对他的采访大部分都是由老人的儿子讲述,但躺在一旁静静聆听的杨作云,偶尔会含糊地说上一两句。

杨作云1.jpg

志愿军老战士杨作云(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正是这位88岁老人踏上朝鲜战场最为朴素的初心。

1950年,杨作云参军。第二年,他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

杨作云2.jpg

 志愿军老战士杨作云手持立功证明书(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据杨作云的儿子介绍,父亲曾回忆,当时,618高地正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对于支援部队来讲,运送补给和人员到高地十分困难,需要通过敌人多道封锁线。而这时排长受伤,担任副班长的杨作云临危受命,带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侦查另一处高地,当三个人快要到达山顶时,敌人发现了,一通狂轰烂炸,两名战士全部身受重伤,为了守住这一阵地,杨作云将所有弹药都集中起来,连续作战三天三夜,一共打退敌人的17次反扑。

回到连队后,杨作云才知道连长受了重伤,副连长和两个排长都已经牺牲,全连150人只剩下了12个。当听到儿子说到战友一个个牺牲时,老人还是忍不住哽咽,眼中满含热泪。1953年,因战绩突出,杨作云荣立二等功。

杨作云3.jpg

志愿军老战士杨作云(9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杨作云跟随部队回到国内。1976年,转业到镇宁自治县工作,致力于公益事业。

由于身体原因,近年来杨作云已很少外出宣讲,“父亲现在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在朝鲜的经历却时常想起,他一直跟我们讲述,这段回忆对父亲来说格外珍贵吧。”杨作云的儿子说道。

“一朝为战士,一世铸军魂。”在采访过程中,这句话总被杨作云挂在嘴边。在衣柜中,他最爱穿的还是那身军装,还不忘在胸口别上一枚鲜红的党徽。“只要出席的场合没有着装要求,我都会穿军装,这是我这一生最舒服的衣裳。”在杨作云心中,军人本色不能丢。


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朱国明:压根没想到能活着回来

复员证、军功章……随着抗美援朝老兵朱国明缓缓拉开抽屉,这些荣誉瞬时勾起了他对那场战争的回忆。

10月23日,记者在镇宁见到了朱国明,86岁高龄的他精神矍铄。

朱国明3.jpg

朱国明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初。只有16周岁的他瞒着父母亲来到征兵现场,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0年,朝鲜战争全面爆发。朱国明被分配到64军191师573团后勤处,并随部队入朝作战。“在朝鲜战场上,后勤工作主要是供应部队药物、被服、枪械等物资,在运输过程中,还要克服气候寒冷、道路不平、敌机轰炸等困难……”作为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老战士,说起战争,朱国明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的朝鲜天寒地冻,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低温,对每一个战士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朱国明1.jpg

作为一名后勤兵,朱国明虽鲜有机会上阵杀敌,但在当时的朝鲜战场上,为了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运输保障线,美军不断派出飞机轰炸桥梁、道路,因此后勤兵的任务也十分危险,随时都有被飞机轰炸的可能。“执行任务时,压根没想到能活着回来!”可真正目睹牺牲时,还是令朱国明难以释怀。

“我永远怀念那些死去的战友。”朱国明说着就红了眼眶。

“能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感到无比的自豪。那场战争,志愿军打出了士气,中国打出了国际地位。”朱国明说。

朱国明2.jpg

带着“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纪念章”等参战荣誉,1959年,朱国明光荣复员,回到了家乡镇宁和家人团聚。其间,他曾在镇宁气象站工作过,后来从事农业生产,再后来做了村干部,日子虽平凡,但也很安宁,他从未向太多人谈起过他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事,不想给政府添麻烦。如今,老人已经四世同堂,入伍期间锤炼的坚毅、担当、耿直的品格,一直烙在日后他的一言一行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孙后代。

采访最后,记者提议为他拍摄一张军礼照。老人欣然允诺。起身、立正、敬礼,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坚毅的目光,仿佛还是曾经那位在枪林弹雨中向前线运送弹药物资的年轻士兵。


抗美援朝老兵杨世华:部队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

“某天半夜敌人一股强火力发起了猛攻,我们已经持续鏖战了几天几夜,一声卧倒后,18岁的熊云才和19岁的刘金山两名战友相继倒在血泊中生命戛然而止,他们离我只是一米的距离……”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当86岁的杨世华讲起曾经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这位白发苍苍耄耋老人仍旧一度哽咽,眼里噙满泪水。

杨世华1.jpg

1934年出生的的杨世华是普定县韭黄村人。1951年,17岁的他和同村的伙伴做小买卖,时常到贵阳、平坝、安顺等走货,有一次到平坝走货,听到同行的伙伴说抗美援朝战事吃紧,县里正在征兵。怀揣着建功立业报效祖国梦想的他,悄悄回家偷上偷上户口簿,到县里征兵办把名报了。回家后,父母听说杨世华要到部队参兵之后很是不舍,可是杨世华态度十分坚决,父亲母亲最后还是支持了儿子的想法。

接受完新兵集训后,杨世华被分配到了64高炮独立师,做了一名高炮手。1952年8月,杨世华所在的高炮64师接到命令入朝支援,中旬到达朝鲜安州作战,在上甘岭战役结束后,1953年4月在反登陆作战准备中,杨世华所在的部队从安州调到了上甘岭地区积极进行战术反击。谈起那场战斗,杨世华的脸上充满了自豪。

杨世华2.jpg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9月我所在的部队作为第一批撤回部队和作战物资一并撤回中国,在长春训练一个月后,我被分到福州9041部队,1957年7月15日从莆田退伍。我很普通,只是万千抗美援朝士兵中的一个,很幸运在残酷的战争中活下来了”。

杨世华说:“部队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现在能盼到和平的日子,见证国家变强大,我已经感到很知足了。我还常常告诉我的孙子孙女们,一定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抗美援朝老兵向文学:难忘峥嵘岁月 永记革命精神

“回想起我这一生,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在军营里度过的那些岁月。”今年89岁高龄的向文学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1950年,19岁的他在祖国的号召下,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走上了朝鲜战场,并在军营里度过了7载春秋。如今的他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当向记者讲述起自己“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经历时,向老仍是满怀激情。

向文学2.jpg

向文学于1931年出生在普定县猴场镇。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那年11月,时年19岁的向文学,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怀揣着为新中国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梦想,选择了一身戎装,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1年2月,向文学随部队离开祖国,在朝鲜东海一带积极备战反登陆作战和夏季反击战,每日繁忙的修建隧道及栈道工事充满了向文学每天的24小时。1952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进行改装,向文学随部队回国改装。1952年除夕夜,正是万家灯火团圆时,凌冽的寒风拂过脸颊,像针刺一样。向文学所在部队再次接到命令,从辽宁省庄河县进行二次入朝,需要快速前往朝鲜上甘岭阵地。于是向文学随部队连续背负武装徒步13个日夜到上甘岭阵地换防。

向文学1.jpg

今年快90岁的向文学,还能够清晰记得当时的作战画面:“记得有一次我在执行通讯任务的过程中,为了完成任务,我不顾敌机瓦片式的连片轰炸,坚持户外作业,后被敌军飞机炸弹碎片击中太阳穴、颈部等多个部位,从而陷入昏迷……,当我醒来时,此事已经过了一天一夜。直到现在,我的头部、颈部还留有当年的伤痕。但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当年和我一起的战友们,很多人都牺牲在了战场上。他们很多年纪都还很小,非常令人惋惜。”

1956年从部队退伍后的向文学回到老家普定县。退休以后,向文学又回到家乡普定县猴场乡杉树冲村,担任林场场长,带领杉树冲村全村人办林场,大力发展林场经济。

虽然当年朝鲜战场上的硝烟已经没有了,但作为一名老兵,向文学依然深深地怀念那段峥嵘岁月。他常常告诉子女:“以前我们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发展好了,政府还给困难的老百姓发补助,这样的社会从来没有过,所以我们一定要感恩这么好的党和政府,力所能及的做好自己身边的小事、好事,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刘念 康馨月)

责任编辑:陈亮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