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以上;
向贫困劳动力推送就业岗位30万个;
西秀区就业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增收有门路
开发脱贫攻坚公益十岗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10156人;
创建就业扶贫基地35家,就业扶贫车间183家,共计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3770人;
在百灵集团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打包药品
“三类人群”实现100%就业;
……
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我市就业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十三五”以来,全市人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扩大就业规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通过政策扶持、援企稳岗、开辟新岗、创业带动、培训增能等方式,全力保障城乡居民就业,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的底气与信心。
多渠道开发岗位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向着胜利收官迈进。作为拓宽贫困劳动力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手段,就业愈显重要。
从关岭自治县花江镇深山移民到百合街道同康社区,申顺敏最幸福的事是在家门口扶贫车间当上了工人,一家人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关岭自治县同康社区就业扶贫车间
“以前在家围着锅台转,现在上班每月收入2000多元,挣钱顾家两不误。”经过技能培训,申顺敏在社区里的扶贫车间——启鑫电子厂从事耳机检测工作,每天脸上挂满笑容。“我在扶贫车间上班,老公在工业园区做安保,两个人守着家门年收入约5万元,好日子是盼来了。”家门口稳定就业,申顺敏心里很踏实。
“点对点”精准提供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十三五”期间,我市通过开展“春风行动”、青安合作等公共就业服务,建成多层级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强化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点对点”精准提供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西秀区东屯乡集镇街村民虞红英,在家门口的顺熙鞋业有限公司做成品鞋加工,作为一名老员工,她一天能缝合鞋面700多件,每月收入3000元以上,如今,她也能撑起家庭收入的“半边天”。“在家门口有份工作稳定就业,既能挣钱,又能顾家。” 虞红英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
“我找到工作了!”最近,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0届安顺籍毕业生王文洋非常开心。上个月,他通过安顺就业工作信息平台参加了“安顺市常态化招聘会”,找到心仪的单位并投递了简历,经过考试审核,最终得到了录用。“这些年,安顺发展速度很快,我要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中,为家乡建设出份力!”王文洋说。
工人们在西秀产业园区内一家电子厂内进行生产作业
“今年,面对疫情给就业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市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9月底,全市已对接新增就业岗位7.2万余个,提供岗位点单服务6.5万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71235人。
多层次开展培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以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是我市人社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
以贫困劳动力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感谢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政策,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以后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镇宁自治县扁担山镇贫困户韦老二激动地说。2020年,他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电焊工技能培训后,凭着所学技能在外务工,提高了自己的收入。
在各县区的技能培训班上,处处都能看见真诚朴实的面孔,到处都是求技若渴、致富心切的群众,技能培训真正点燃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5年来,我市把技能培训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
5年来,我市把技能培训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举措之一,坚持“扶智”与“扶技”并行,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技”要求和因人而异、靶向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为目标,紧紧围绕产业、就业、创业、劳务输转开展培训。
经开区开展蜡染技艺培训,帮助村民认识蜡染,提高手工技能,增强就业致富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实用性强、需求高、增收快的培训工种,让广大贫困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实行“菜单式”选学。并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和贫困户培训需求意愿,选择汽车维修与应运、家政服务、钢筋工等10余个市场供求对路的培训工种,按照群众需求开展灵活多样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确保做到培训政策不落空、不走样,不断提升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成才路在脚下铺就。据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5万余人,落实就业17896户37857人,户均就业2.12人,实现了“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的工作目标。
全方位对接协作
2月26日17点,满载着155名安顺籍务工人员的山航SC4944次航班飞机从安顺黄果树机场飞往目的地青岛。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安顺黄果树机场出发的首架“复工专机”,也是今年首批赴青就业的安顺籍务工人员。
2月26日,155名安顺籍务工人员搭乘复工包机前往青岛
安顺是劳动力输出大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数量庞大。
面对疫情防控的考验,全市各级人社、就业部门,加强与各地人社部门和企业对接,及时收集发布用工信息。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招聘、和企业对接包车包机“点对点”输出、积极推动市内企业复工复产等措施。
2月21日,免费高铁免费专列前往浙江金华
今年2月以来,我市组建市、县(区)企业项目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分赴青岛及安顺籍劳动力主要务工地对接洽谈劳务协作工作,并签订两地稳就业合作协议。
安顺-青岛东西部劳务协作签约仪式
通过“点对点”有组织输送和引导有序外出,今年以来,共组织19992名农民工(贫困劳动力6098人)到省外地区返岗就业,与帮扶城市、务工人员聚集地区签订帮扶稳岗就业协议17份。
2月18日,526名返岗务工人员乘坐免费长途大巴前往浙江
乘着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风”,我市抓住政策机遇,市、县(区)两级主动“走出去”对接,在青岛挂牌成立了安顺市驻青岛劳务协作工作站,有序引导贫困群众输转就业,2016年以来,累计输送到青岛就业人数1398人。
不仅如此,青安两地也在积极寻求更多的“契合点”,不断挖掘合作潜力,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安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从单向帮扶向双向合作、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从政府帮扶向社会多元帮扶的转变。
“我们来之前,这个地方没有养奶牛的。”在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青岛榕昕集团安顺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与青岛相比,这里温差小,饲草资源丰富,奶质更好。
青岛榕昕集团在西秀区建设的奶牛养殖场
2016年3月,青岛榕昕集团与西秀区政府签订协议,建设集奶牛养殖、果蔬种植、观光旅游和线上线下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牧产业园。
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就业扶贫始终在路上。我市始终把就业扶贫放在重中之重,坚持发展壮大产业和增加群众收入目标相统一,促进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相结合,力争通过就业扶贫,让每一位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者真正实现稳定就业,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脱贫答卷。(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