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民生幸福来——我市“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成效显著

2020-11-16 09:32:56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小小一滴水,窥见大民生,农村饮水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一批大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为农村饮水用水提供稳定水源,2016年以来,全市共计解决28.5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达133.9万。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374处,供水总人口2513179人,其中集中式供水人口2461256人,分散式供水人口51923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2020年的95%,农村饮用水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达到97.79%。

“十三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一批大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图为:石朱桥水库

告别“吃水难”  群众喝上“放心水”

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大营村鼠场坡组村民韦堂国打开房前水龙头洗手

“每到枯水季节,村民要到1公里外的鸡场沟挑水喝,自从用上了自来水,老百姓的心彻底放下了。”看着清澈的自来水从水龙头咕噜噜的淌出,紫云自治县大营镇大营村村民韦堂国和杨学昌的脸上溢满兴奋与喜悦。

紫云自治县大营镇是全省二十个极贫乡镇之一,2018年底,大营镇水厂厂房落成,内部设备崭新、水箱锃亮。负责水厂管理的村民韦仕伦每天都要按时检查水厂抽水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紫云自治县大营镇鼠场坡供水工程沉淀、过滤设备

大营镇水厂是鼠场坡供水工程项目之一,鼠场坡供水工程包含大营镇水厂1座、鼠场坡泵站1座、200立方米泵站调节池1座,配水主管减压池7座、闸阀8座,水厂自动化控水系统等。该工程解决了大营镇大营村、星进村、金龙村、打彩村等村1200余户,以及镇政府机关、大营中学、大营小学等共1万余人饮水问题。鼠场坡供水工程只是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一个缩影。

我市开工建设(续建)骨干水源工程,为农村提供稳定水源,图为:石朱桥水库、王二河水库

“十三五”以来,我市开工建设(续建)骨干水源工程共计25座,为农村饮水提供稳定水源,规划解决26.7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问题。

为确保农村群众都用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在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下,2018年7月,安顺启动实施了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攻坚决战行动,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春季攻势和夏秋决战的有关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由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签订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攻坚决战责任书。

截止目前,全市农村供水工程全覆盖,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其中,市水务局根据目标任务,组织各县(区)水务部门召开专题会议,根据各县(区)的目标任务和实际拟定工作措施,按照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人,全力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市水务局对各县(区)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将完成情况汇总上报省水利厅和市人民政府,确保了2019年6月底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12月底全面解决普查发现的饮水安全问题。

截止目前,全市农村供水工程全覆盖,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全部达到贵州省脱贫出列评价标准。

聚焦问题短板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截止2019年底,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全部解决,但在管护方面还存在短板,由于农村供水工程点多面广,受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如果管理不好,容易造成饮水安全反弹。

今年以来,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重点转向督战巩固成果。结合《贵州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工作方案》文件,制定印发了《安顺市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工作方案》,明确了督战目标,重点围绕紫云自治县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工作,从供水水量、水质、取水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程度、管护机制落实等方面开展“督”和“战”工作,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督战工作取得实效。



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能力和水平

2020年3月3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动员大会精神及全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视频调度会要求,在前期选派人员基础上,再次抽调20余名干部职工充实紫云和关岭自治县督战队伍,督战人员下沉到基层一线,会同省、县督战队全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督战工作,通过督查、“回头看”、大筛查等全面排查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护问题,边查边改,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得以巩固提升。

同时,市水务局组建2个应急抢修队,保障紫云自治县农村供水工程维护抢修,共解决紫云自治县四大寨乡、白石岩乡等10个乡镇29个村58个组的农村供水管护抢修问题。

在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同时,我市逐步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

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进一步巩固了农村饮水安全成果,对农村饮水运行管护存在的问题全面查缺补漏,提高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能力和水平,提高工程使用率,确保正常、安全供水,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做好饮水安全保障。特别是针对分散式供水工程328处10038个小水窖(关岭自治县11处152个小水窖,紫云自治县317处9886个小水窖),采用小水窖(池)通过屋面(或自然坡面)集蓄雨水供水的农户,全市共计安装净水器9662台(关岭县152台、紫云县9510台)。

目前我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正逐步规范化、标准化

在水务运行管理方面,2019年以来,在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同时,我市逐步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即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县级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地方政府“三项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力,全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逐步规范化、标准化。

水进农家院 产业发展育新机

涓涓清水流进农家院,农民吃水再不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不但解决了农村群众的饮水难问题,也为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安装在农户家中的自来水净化器

镇宁自治县沙子乡安装的集镇供水工程

“以前我们得走上4公里的山路上山挑水,山路笔直,一个成年人一天也就能挑得了一担水,吃水用水太难了”,回忆起原来吃水用水的记忆,关岭自治县前锋村村民田维明不禁感慨到。“现在好了,自来水入户了,生活方便了不少”。

关岭自治县前锋村村民感叹,自来水入户了,生活方便了不少

自来水流进农家院不仅为群众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前锋村养牛业的发展。“以前想多养些牛,可牛吃水的问题把我们难住了,养牛规模一直上不来”,村民张吉发说。

位于关岭自治县花江镇的前锋村,是花江镇的深度贫困村之一,季节性缺水问题是长期以来村民的心头病。为了解决群众的饮水难问题,2018年,关岭水务局在前锋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全村自来水水池,水管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让前锋村的村民告别了吃水难的困局,也为牲畜用水提供了保障。

有了自来水,前锋村合作社养牛规模已达200余头

如今,前锋村合作社养牛规模已达200余头,自来水进家门,让村里的关岭牛养殖产业迎来新发展。

位于紫云自治县宗地镇打若村,雨如珍稀,长期以来,喝“望天水”成为打若村村民的共同回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打若村通了自来水

打若村的饮水安全工程于2018年10月初建,2019年6月30日正式通水使用,也在那天,打若村村民终于告别了刻骨铭心的靠天吃水时代。

在吃水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时,产业发展应急用水问题也迎刃而解,依靠便捷的水源,发展起了山豆根中药材种植产业,这个深处麻山腹地的村寨不仅有了“脱贫水”,还走上了“致富路”。

“十三五”以来,攻坚克难,打赢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攻坚战,带来了实打实的成效,全市共计解决28.5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达133.9万,过去靠天吃水、屋上蓄水、山上背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徐雪)



责任编辑:陈婷 编审 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