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商贸 促流通——“十三五”我市商务工作综述

2020-11-17 17:27:04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正宗土猪肉熏烤而成,年货必备,快来看一看、尝一尝!”2019年1月28日,若飞广场上人气爆棚,热闹非凡,色泽饱满、香气诱人的腊肉和香肠一摆出来,就引来了众多消费者的争相购买。这只是我市商务健康、良好发展态势的一个缩影。

2019年安顺产销对接精准扶贫第七届新春年货节.jpg

2019年安顺产销对接精准扶贫第七届新春年货节

“十三五”期间,我市商务各项工作平稳推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60亿元;外贸进出口完成9.92亿美元,新增备案登记外贸企业259户,备案登记外贸企业数量达到628户;实际使用外资6.03亿元,备案外资企业共计23家;网络零售额32.41亿元。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十三五”期间,我市内贸流通现代化加速发展,市场体系建设平稳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逐渐健全,现代商贸物流业加速发展,产销对接也不断取得实效。

临近饭点,家住家喻五洲小区的刘英像往常一样来到小区的果蔬超市购买蔬菜。果蔬超市内各种常见蔬菜、肉类、水果等琳琅满目,门口的价格公示牌清晰标注当天鸡肉价格。刘英说:“这里的蔬菜种类比较齐全,价格合理,服务周到,最重要的是离家近,非常方便。”

年货市场备货充足购销两旺.jpg

年货市场备货充足购销两旺

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十三五”期间,我市以实施“百千市场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商贸流通设施建设,建设了覆盖县区、乡镇、社区、园区的商品市场体系,建成示范性农贸市场9个,示范性农产品交易市场1个,社区生鲜平价直销店35个;全面完成“十件实事”标准化菜市场建设32个;15个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工作。

这些市场以均衡布局、方便群众、保障重点为要求进行选址,并按照统一生鲜经营业态、统一门头招牌、统一服务承诺、统一价格公示、统一设置扶贫销售专区等要求进行规范管理,打通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渠道,让贫困地区农产品直达社区,不仅让农民生产的果蔬能卖个好价钱,也让市民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

农产品批发市场购销旺.jpg

农产品批发市场购销旺

“菜贵伤民,菜贱伤农”。除建市场外,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也成了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我市共建成冷库约61座,容积达143696立方米,各类型冷库约7.74万吨,各类型冷藏车110辆。主要覆盖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开发区,并培育支持西秀区绿野芳田公司、贵州欣园肉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安顺梓涵农产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等企业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商贸流通不仅是城市内部小循环,更重要的还是外部大循环。为此我市规划了黄铺物流园区,如今黄铺大道已经建成,幺铺、黄桶铁路物流站点营运良好;安顺黔中商贸物流中心已初步形成了日用百货批发为核心,城乡配送为体系的商贸物流格局;以黔中商贸、亿丰国际、万邦建材、黄铺物流园区共同申报的“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已获批。

2020年安顺绿色农产品推介会.jpg

2020年安顺绿色农产品推介会

借助物流体系,我市绿色农产品风行天下,为脱贫攻坚,建立产销对接销售链,为贫困农民脱贫增收搭建了平台。通过组织、参加农产品招商推介、展示展销等活动,安顺农产品走出安顺,成了青岛、深圳等城市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美味。“十三五”期间,农产品累计销售124.93万吨,销售额59.98亿元。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

“十三五”期间在省商务厅及贵阳海关的支持下,我市建成安顺公用型保税仓库,保税仓库至封关运营以来,累计完成进口货值9413万美元,据海关统计,成为目前贵州省运营情况最好的公用型保税仓。

如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我市以“放管服”为契机,不断提高外资项目备案审批便利化程度,推进外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2018年-2019年实现外资项目登记手续“无纸化”,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0年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取消外资商务备案审批,重点开展外商投资促进、保护管理工作。

“十三五”期间,安顺外贸企业逐渐增多,全市共计新增备案登记外贸企业259户,备案登记外贸企业数量达到628户。同时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2家,旨在为我市外贸企业提供进出口通关、商检、退税等服务,截止目前,已为我市20余家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安顺参见中国广东农业创富大会.jpg

安顺参见中国广东农业创富大会

同时加强外资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做好项目协调推进,加强对外资的走访服务,宣传解读外资政策。尤其是2020年初疫情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做好疫情防控有序推进复产复工的工作部署,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外资企业调研走访全覆盖,加快建设良好外资营商环境,在疫情影响环境下,稳住存量,努力促进外资下半年回暖向好。“十三五”期间,我市共引进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9家。

通过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链转移、加速项目建设进程等方式,增强了我市智能终端产业转移吸附力和承接力。安顺市裕合丰科技有限公司、安顺市英泰奇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引进的智能终端生产配套企业开始投产并出口,并逐渐将进出口重心转移到本地进行报关;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安顺市成威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翰瑞电子有限公司、安顺市裕合丰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加工贸易企业都获得加工贸易专项资金。

对外开放中,我市不仅“引进来”,也坚持“走出去”。

安顺农产品推介会走进深圳.jpg

安顺农产品推介会走进深圳

经贸交流力度不断加大,“十三五”期间多次市组织相关单位及企业参加每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根据进博会省交易团的要求,制定每一届进博会的参展方案,在进博会上签订进口订单。同时组织企业参加韩国首尔国际食品展、迪拜石材饰面材料展览会、韩国贸易协会海外市场采购会、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在搭建外贸发展平台上,赴意大利、捷克、波兰三国开展石博会招商招展,组织企业参加巴西圣保罗国际建筑建材展、阿拉伯世界旅游展以及法国博览会、广交会(春季)等展览会,努力寻找商机,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

电商助力持续发力

2017年,我市与青岛市签订了跨境电商合作协议书,拟借用青岛跨境电商试验区经验,推动我市跨境电商工作。今年1月,我市被商务部等六部委列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

随着国内城市电商发展的日趋成熟,电商发展的主战场已转向农村。我市地处黔中腹地,发展电子商务的区位优势明显,为此,我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将本地农特优产品上行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创新电商新模式,全力助推"黔货出山"。

贵州农村产业革命产销对接体验店安顺店在筑开业市民纷纷选购.jpg

贵州农村产业革命产销对接体验店安顺店在筑开业市民纷纷选购

“十三五”期间,全市在大数据统计系统中的网络店铺数量有4393个;已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678个;依托邮政、四通一达等知名物流企业,物流网络布局日趋完善,已实现建制村物流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各县(区)电商办积极探索,涌现出了“菜单”式产业扶贫、“县长在行动”、县域公共品牌、扶贫爆款打造及网络直播带货等众多线上销售模式,助力农产品销售,取得良好效果。

农户正在打包小黄姜.jpg

农户正在打包小黄姜

罗瑶2018年2月份入驻西秀区电子商务中心,在服务公司的指导下,罗瑶积累了一定经验,应对“双11”这种购物节订单时得心应手。网店订单量源源不断,工作人员在现场忙碌不停,装货、打印快递单、转入快递车,一切有条不紊。“目前为止,我们的小黄姜已经成为平台最抢手的‘爆款’,仅拼多多一家平台上的小黄姜一项,早上10点左右的下单量就已经超过了200单,全平台全天的下单量预计将突破3000单”,罗瑶信心十足的说到。

政府搭台、 平台助力、企业唱戏。

我市名优农特产品青岛年货大集在青岛开市.jpg

我市名优农特产品青岛年货大集在青岛开市

结合我市电子商务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实际,我市开展多次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十三五”期间,我市共计完成电商培训超过8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21653人次。通过多次针对性培训,在电商知识普及的同时促进传统企业及时转型发展。(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徐芹)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