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具有极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从纵向看,它是连接县级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的纽带;从横向看,它是一定社区范围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主体。农村医疗卫生能否做好的关键就在于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市两会人大代表、镇宁自治县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杨青表示,近年来,全市大力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体系建设,业务用房、卫生设施、设备等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从总体上看,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随着乡镇卫生院逐渐把主要的人力和精力放在公共卫生工作上,医疗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为深入了解这些情况,过去的时间中,杨青将自己的履职重点聚焦到问题环节,围绕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开展了许多调研工作。
经过到多个乡镇走访,她发现了许多突出问题,如: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匮乏,难以承接诊疗工作需要;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偏低,群众不愿到乡镇卫生院就诊,就医流向了县级以上城市医院;针对这些卫生院的目标考核管理欠科学,绩效分配方案不合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她说:“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加强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是发挥乡镇卫生院综合服务功能和增加活力的关键,同时也是构建分级分工医疗服务体系、方便患者就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基础。”
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在即,杨青准备在两会期间围绕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出建议。
她表示,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质,从关注民生的高度把握和认识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强化政府主导;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规范医疗行为,充分利用继续教育、进修、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加快培养更多能力强、业务精的专业技术骨干;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乡镇卫生院的考核管理,将辖区人群就医流向、应承担的手术及相关诊疗项目、技术的种类和质量等纳入绩效考核内容,重点向服务质量数量、患者满意度、任务完成情况和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等方面倾斜,引导乡镇卫生院规范做好基本医疗服务工作;完善乡镇卫生院绩效分配机制,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可结合医务人员工作特点,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收入分配要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张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