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过镇宁: 传承革命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2021-04-14 10:31:0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陆瑞光

陆瑞光,1901~1937,又名陆天祥、陆麻二,布依族,1901年10月出生于镇宁县火烘洛岗寨。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组织农民武装,成为劫富济贫、保卫家乡的农民领袖。1937年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贵阳八角岩,时年36岁。198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陆瑞光为革命烈士。


来到镇宁自治县沙子乡弄染村,村口有一道古朴的拱门,穿过拱门,便是村广场。放眼望去,一棵茂盛的古树矗立中央,在广场四周,高低坐落着几户人家。其中一屋,石墙土瓦,古朴沧桑。走近细看,大门上贴着一副对联,写着“弄染结盟名垂青史,彭陆协定功著千秋”两行大字,字里行间隐藏的那段动人红色历史似乎就在眼前。

1935年4月15日,红军过境镇宁期间,积极争取当地少数民族,在红军的教育引导下,控制沙子沟山槽的布依族农民武装首领陆瑞光与红三军团首长订立“反蒋作战协定”,控制六马山槽的布依族农民武装首领王仲芳亦为红军让道。在各族群众的帮助和支持下,红军一路畅行南下。红军长征过镇宁,历时6天5 夜,足迹遍及境内中部、南部7乡(镇)68个村149个自然寨,行程300余里,途经区域面积为全县总面积的63.86%。红军播下的革命种子,凝结成镇宁各族人民奋进的力量。

这间屋子,就是革命烈士陆瑞光的故居,广场中央的那棵古树,就是当年陆瑞光与红军订立“反蒋作战协定”的见证,于是,有了后来名垂青史的“弄染结盟”。

如今,这里被打造成开展红色文化教学、传承爱党爱国精神的党史教育基地。一砖一瓦,烙印着当年红军过境镇宁播下红色火种的不朽痕迹;一草一木,见证着镇宁各族儿女奋斗拼搏,砥砺前行的足迹。、

陆瑞光故居 张江隆 摄

陆瑞光故居 张江隆 摄

避敌锋芒,红军长征过境镇宁

1935年3月21日晚至22日,红军四渡赤水,随即南渡乌江,于4月初攻占扎佐,主力集结于修文、开阳县境内,佯攻贵阳,诱出滇军驰援贵阳。当各路敌军纷纷向贵阳以东开进时,红军出其不意,破敌防线于贵阳、龙里之间。

4月10日至12日,连克青岩、惠水、广顺等重镇后,13日,红一军团和中央军委纵队驻广顺县境(今长顺县),红三、红五军团进至安顺县(今安顺市西秀区)境内之杨武、鸡场。敌后指挥部根据飞机侦察,发觉红军向西疾进,拟欲急渡北盘江,判断红军大部尚在紫云隐伏。于是,蒋介石匆忙调兵遣将,饬令其第二路军3个纵队回头西追,扑向紫云西面和北面堵截,东面则派重兵衔尾跟追,企图在紫云及其附近地区围攻红军。

为避敌锋芒,4月13日当夜,中央军委作出14日以后的行动部署,决定从敌人力量最薄弱的关岭县坝草(今属镇宁)速渡北盘江,先行进占贞丰、兴仁、安龙一带,打开西进云南通道。14日,中央红军分兵两路,右路三、五军团走镇宁县境赶往坝草;左路一军团、中央军委纵队干部团主力沿紫云县境一路南下直奔望谟县的播东。

为掩护大部队南下,彭德怀、杨尚昆在向中央提出速渡北盘江建议的同时,令三军团十三团急行军佯攻镇宁。该团先期于13日下午抵达江龙,大部留在江龙场及附近村寨休整,派出一支精干分队佯攻镇宁后折返江龙,这是抵镇宁县辖地的第一支红军部队。

4月14日,右纵队(三、五军团)分两路,一路至镇宁江龙,另一路至本寨。左纵队(军委纵队和红一军团)一部经紫云至镇宁大鱼凹。红三军团以十一团为先遣,4月14日从安顺的鸡场出发经紫云县白石岩过镇宁县乐纪,在乐纪稍事休整后,日夜兼程赶赴北盘江,经板乐、良田于15日抵坝草从花滩渡口过北盘江。

4月16日凌晨,驻江龙一带红军兵分四路,分别由江龙、河头、干冲、磨院(属紫云)向镇宁沙子沟、弄染寨一带集结,下午抵达并就地宿营。

北盘江坝草码头

北盘江坝草码头

鱼水情深,江龙群众喜迎红军

1936年4月13日,红军先头部队从安顺鸡场向镇宁江龙开进。

江龙场坝上的周文斋是个有文化的商人,他头一天去安顺进货,就从报纸和安顺市民口中知道红军正朝安顺杨武一带行进,不曾想第二天返程竟会与红军走同一条路,于是他抄小道先红军于午后时分抵达江龙,并到学堂找到学堂的先生陈伯纯商议迎接红军部队事宜。

红军先头部队由商人赵和壁引路向江龙逼近,下午出现在磨石井和雷打坡上。周文斋、李丁氏、杨虎成、孙庆云、陈伯纯等率学堂学生上前迎接。周文斋、陈伯纯向红军作自我介绍后,引领红军进江龙,并协助红军安排宿营等事宜。

14日至15日,红军后续部队陆续进入江龙,分别驻扎场坝上、新寨、半边街、唐家箐、云盘山苗寨。为围堵红军已进驻镇宁的中央军吴奇伟部,收买镇宁城中浪子吴小狗,于14日潜入江龙打探消息并散发反动传单,被红军抓获当场处决。


在周文斋等人的宣传鼓动下,躲避红军的各族群众陆续回家。盐商李丁氏率先给红军供应食盐,为红军带路的赵和壁也给红军供应了64斤食盐,小布38匹。周文斋打开自己的商铺,让红军战士选购所需物品,许多群众自发地给红军部队送来蔬菜、大米和鸡蛋。红军收下物品后趁着向群众付款的机会,宣传红军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部队纪律。

14日下午,红军从天主堂搜出江龙区区长黄达初和部分地主老财逃跑前躲藏的财物,在半边街公开分配给贫苦百姓,并召开群众大会宣传红军的性质、任务和共产党的革命主张。红军来一拨走一拨,虽然行军劳顿,但战士们坚持为老百姓挑水、劈柴、打扫院落,受到了各族群众的信任和爱戴,与当地百姓结下了鱼水情谊。

4月16日凌晨,宿营江龙一带的部队按行军序列先后全部撤离江龙。

示意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罗盘区盘北游击第七支队活动示意图

民族团结,“弄染结盟”名垂青史

过境镇宁途中,红军从各方面情报中知道“四大天王”之一的布依族首领陆瑞光就是弄染寨人,而从坝草渡口渡北盘江,必经陆瑞光的大本营弄染。部队刚到达江龙,方武先等随十三团到达江龙的先遣人员在周文斋帮助下到弄染找陆瑞光沟通,向陆瑞光说明只借道不缴地方武装的枪,更不会留下来争地盘。

陆瑞光是与军、政、商各界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经历丰富复杂,很有政治头脑的地方实力派人物,对红军的认识不像普通老百姓那样会轻信“共产共妻”等反动宣传。他对周文斋和红军代表方武先说:“陆某决不与红军做对头,请放心走路。”并表示了欲与红军高级指挥官会面的意愿。

4月15日,李富春、彭德怀、杨尚昆随主力进入弄染。陆瑞光虽然表示过想与红军首长见面,但当下属通报有红军长官要见时,他却顾虑重重,派手下亲信去做替身,并暗中观察红军的一举一动。红军严明的纪律、友善的态度和严格执行民族政策的言行终使陆瑞光解除了疑虑,他终于现了真身,并热情地招待红军首长到家做客。

礼节性宴请之后,他邀三位首长进厢房长谈,诉说自己的坎坷打拼历程。经红军首长的教育和启发,陆瑞光如拨云见日,表示愿按共产党的主张办事。当天傍晚,便与红三军团订立了“反蒋介石,反王家烈,反犹国才,反国民党及苛捐杂税”的作战协定。同时,还请求红军派人帮助他工作。

4月16日7时30分,红三军团彭、杨二人向中央军委发电报,报告了此事。电文称:“沙子沟周围百数里有夷兵约千,有师团营组织,一首领名陆瑞光,我们已与其订立协定:反蒋(介石)、王(家烈)、犹(国才)、国民党及苛捐杂税。留有一批伤病员,赠步枪三十六枝,并留一批工作人员。”

红军过镇宁,与陆瑞光订立协定,这是红军途经贵州民族地区成功实践“争取少数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范例,是红军长征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之一。


坝草渡口红军渡江纪念碑 邬勇 摄

坝草渡口红军渡江纪念碑 邬勇 摄

群众支持,横渡北盘江摆脱堵截

1935年4月15日,邓国清、张爱萍率领的红三军团第十一团(先遣)向北盘江进发,途经板乐时,受到当地布依族农民武装首领王仲芳的礼遇。作为拥有武装力量的地方实力派人物,王仲芳及其部属为红军顺利通过六马一带布依族地区作出了贡献。

15日下午,红三军团十一团一营侦察排抵达北盘江花滩渡口,侦察排迅速徒涉花滩渡口,占领敌军守岸,一营大队人马顺江而下控制了百层渡口。

邓国清、张爱萍率领十一团后续部队陆续抵达江边的坝草寨子,邓、张两位首长迅速来到渡口察看,见渡口上没有竹筏,也没有船。虽然红军已控制了花滩、百层两个渡口,但江心水深流急,大部队徒涉过江困难很大。

正当邓国清、张爱萍望着江面发愁的时候,两个身着土布衣,头裹花格头帕的汉子和六个小青年从寨子往江边快步走来。两位汉子自我介绍说他们都是坝草寨子的人,一个叫王凤昌,一个叫杜少先,带几个人来江边看能不能帮红军过江出点力。红军感谢王、杜两人的支持。

王凤昌、杜少先随后到山上去把躲起来的寨人都喊回家,并组织各家各户将装粮食的囤箩腾空,送到坝草渡口,在江边装上砂石后搬到江里做桥墩,用斑竹篾条扭成绳,将囤箩串起,两头固定在岸上,再铺上门板、木板,架成一座简易木桥让部队过江。从红军一进坝草,就有飞机在沿江上空飞来飞去。红军首长告诉王凤昌,这是敌机在侦察,说不定会来轰炸,问他有没有更快的渡江办法。

王凤昌说,坝草寨子小,能用来架桥的东西都用了,新桥是架不成了,但不背重物的人可以互相手挽手扶着固定囤箩的竹篾索涉水渡江。红军采纳了王凤昌的建议,过江速度果然加快许多。在红军过江的几天里,王凤昌、杜少先带领全寨的青壮年一直在江边帮着部队,老人和妇女则为部队送水送柴火等。至18日傍晚,红军在镇宁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下,安全、顺利走完了长征在镇宁的行程。

红军长征途经镇宁,时间虽短,但它留存了烽火岁月中红军与人民群众团结共进的深深情谊,红军撒下的革命种子,在镇宁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激励着镇宁各族儿女,不断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不断探索前行。

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镇宁自治县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五年间共减少贫困人口21361户92971人,出列极贫乡1个、贫困村114个,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成为全市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陆瑞光纪念馆

陆瑞光纪念馆

重温长征历史,汲取奋进力量。如今,在伟大长征精神的指引下,镇宁自治县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实施“做强工业、做优城乡、做特农业、做活旅游、做美生态”五大发展战略,以建设“三区一翼一枢纽”为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努力使经济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奋力续写新时代开放镇宁新篇章!(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张江隆 伍水清)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