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顺城区出发,驱车近30公里,便可到达普定县猫洞乡补龙村。走进村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伫立眼前,特色小木屋、农家饭、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前来游玩的客人正在悠闲垂钓。离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不远处,新种植的茶树长势喜人,绿油油的阳荷随风摇曳。一副农旅结合的乡村振兴画卷呈现眼前。
“2017年,补龙村还是一个深度贫困村,交通闭塞,产业薄弱,村民生活贫苦,大部分的年轻人只能选择出去打工。”村支书张相明告诉记者。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补龙村的蜕变,根本原因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说起村里的变化,补龙村驻村第一书记谢华告诉记者,近年来,村支两委从群众最盼、最忧、最急的事着手,强化基础设施、调整种植模式、开发旅游资源,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先进村的跨越,走出了一条农旅结合的乡村发展之路。
“这片400亩的茶园是去年11月份种下去的,成活率达到95%以上,只要管护得当,三年后就可以采摘,到时候村民不仅能享受利益联结,还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张相明告诉记者,目前,补龙村种植有五星枇杷300余亩、李子400余亩、韭黄150亩、阳荷300亩、茶叶400亩。
“我们村的产业都是以村级公司的模式发展起来的,这样不仅能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保证村民分红。”村主任李猛介绍,村级公司将收入利润进行分配,股权明晰的分配机制构建起了村级经济的“硬支撑”,在产业带动下,全村168户贫困户625人顺利脱贫。
“以前种包谷,一年到头也就几百块钱,现在土地流转了,不仅有流转费、务工费,以后茶园产生效益了,还能参与分红,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在茶园,村民张勇对记者说道。
“五一期间,来我们村钓鱼、吃农家饭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一玩就是好几天,民宿客房都是满的。”张相明说,补龙村森林覆盖率达90%,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游玩。
“我每年可以拿到两万元工资,在家门口上班特别方便,还可以照顾小孩。”在游客服务中心上班的村民滕会琼告诉记者,村里发展旅游产业后,她就到游客服务中心上班,不仅收入提高了,日子也越过越好。
“目前,我们村的水库环湖路平整工作已经完成,全村的旅游路网也初见雏形,旅游公厕、观景台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在进一步的打造中。”张相明介绍,下一步,补龙村将主打农旅一体化,突出健身游、体验游和乡村休闲游,全力打造乡村“慢旅游”品牌,推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旅游精品。
如今,在补龙村,一幅乡村振兴“田园画”正在渐次展开:产业兴起来了,环境靓起来了,村民富起来了。2019年,补龙村被评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今年4月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完美蜕变的补龙村正变得越来越宜居。(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冯毓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