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旅游区盔林甲村:藏在大山的“世外桃源”

2021-06-04 09:04:05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6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黄果树旅游区的盔林甲村,沥青公路通向村子,房屋鳞次栉比依山而建,远处的稻田里,村民们正在在抢抓农时忙劳作。

image.png

在村里的凉亭里,一群村民在唱着布依族敬茶歌,领队姜锡珍向记者讲述村里的变化。“现在村里环境环境变化太大了,在村里居住心情也更舒畅了。”姜锡珍告诉记者,现在村民们都非常爱护环境卫生,自觉打扫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好了大家也都养成了不乱丢垃圾的习惯。

黄果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杰向记者介绍,盔林甲村有600多年历史,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近年来立足坝区优势,大力发展红米、辣椒等农业产业和康养旅游产业,有力提升了群众收入,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乡风文明建设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宜居村。

何杰说,为了进一步加大村里环境整治,盔林甲村通过召开院坝会、张贴宣传海报、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广泛宣传政策,发动群众打扫自家房前屋后,改建传统旱厕,规范圈养鸡鸭,村里环境越来越好,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大大提升。

image.png

今年74岁的老人王凤朝是土生土长的盔林甲村人,对村里的变化最具有发言权。“做梦都想不到村里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过去村里环境只能用脏乱来形容。”王凤朝说,近年来村里环境变好了,产业发展起来了,自家的水田也流转出去了,自己平时就种点盆栽、钓钓鱼打发时间,感觉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去年我们种植的红米、辣椒等一共卖了50多万元,平均每家可收入近8000元。”何杰说,除了种植高效农作物,村民还可以在坝区务工,就近获得收入;村里的56栋旧房屋还被出租出去用于发展民宿,平均每家每年可获得租金4000元左右。

据了解,盔林甲村以坝区建设和低效作物调减作为产业发展抓手,引进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村公司+农户方式,采用“示范+带动”模式带动坝区产业发展,落实产销对接,稳步推进金紫草、辣椒、红米种植产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截至目前,该村辣椒完成采收6万9千斤,销售收入18万元,红米完成采收4万6千斤,预计销售收入27万元。2020年流转土地279亩,支付租金共计22.29万元,坝区产业吸纳211名本村劳动力务工,支付务工工资共计32.59万元。

image.png

打造宜居乡村,筑梦美好未来。该村正以“生态盔林甲 康养新福地”为发展定位,修建生态循环篱笆,栽种荷花,进一步发展辣椒、水稻和民宿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走远。(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肖劲松)


责任编辑:宋爽 编审:李铠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