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云镇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建设中,斯恩泽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以风雨无阻的奋发姿态,甘于奉献,勇往直前,用青春的本色和风采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精神要义。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平坝区夏云镇党委副书记斯恩泽
甘为“孺子牛”无私奉献为民服务
“他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在群众面前,他俯下身子,解决民生之忧,与贫困户结下深厚的感情。”提到斯恩泽,夏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凤江称赞不已。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斯恩泽大年初一从遵义老家匆忙赶了回来,与全镇党员干部一道,带领群众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防控物资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他主动请缨,负责采购防控物资。依托自己人脉资源在湖北仙桃、广西防城港购买了口罩、体温枪、酒精、消毒液、帐篷等防控物资,还将富余的物资调配给物资紧缺的乡镇。为加大“群防群控”,他提着小广播开展防控宣传,奔走村寨走访开展排查,参加党员示范岗落实值班值守等工作。
他分管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深入群众,倾听民声,对全镇798户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都熟记于心,指导包保人精准施策,凝心聚力帮扶贫困户,如期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他被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斯书记,感谢您年前送给我的4个小猪仔,还给我们买来猪饲料,两个肥猪卖了一万多块钱,枉自我有两个儿子,他们只能自己顾自己,哪里管得上我们。”贫困户肖登怀拉着斯恩泽的手,老泪纵横。
勇于为民担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去年,毛栗园村曾两次遭遇水灾,在抗洪抢险一线,不顾自己安危,背着瘫痪的老年人转移到安全地带,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凝聚起守护家园的磅礴力量,未出现一例伤亡险情。
如何让群众增收致富始终是他惦记的事,他大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想尽办法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反租倒包方式,发展莲藕种植1000余亩,蔬菜1200余亩,建设江西村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2000余亩,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抓收入,将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工业、服务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勇做“拓荒牛”克难攻坚创新发展
“斯书记是一个敢闯敢试的人,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眼看我们镇上半年招商引资任务很难完成,他以‘快和敢’的勇气找到投资企业,成功引进企业投资特色蔬菜种植1000万元,顺利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夏云镇项目办负责人韩宽乐介绍。
在夏云工业园区建设征地过程中,因为部分群众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漫天要价,向政府提出过高不合理要求,使得项目引进难度大。斯恩泽深入了解情况后,组建一个工作组,与农户讲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动员工作,排查涉地农户亲戚关系,最终说服了群众,达成征地拆迁协议,项目成功落地。
面对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斯恩泽本着为实不为虚的工作思路,心无旁骛抓落实,攻坚克难,不到一年时间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毛栗园廉租房、生态移民房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夏云镇地处红枫湖二级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为保护生态环境,他还组织有关单位强制关停污染严重的餐馆、标砖厂37家,有效贯彻落实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保理念。
“乡镇工作任务是十分繁重,然而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周末,他都能忠于职守,曾因家人的不理解闹矛盾。面对挫折,他负重前行,得到群众的认同和组织的认可。”斯恩泽参加工作8年,恪尽职守、秉公用权,连续6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等次。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桂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