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行走在康养福地安顺,凉风送爽,稻花飘香。绿水青山间,产业发展蓬勃,宜居乡村升级建设持续推进,一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渐次展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
站在“两个五年”的交接点,安顺市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加快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镇宁景宁小区一角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
——机制衔接 扶上马送一程
每天下午6点,镇宁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景宁小区内的蜡染企业员工陈燕下班后,都会走到距离小区200米处的小集市买菜。
“搬来这里两年多,每次培训我都参加,我对蜡染很感兴趣,因为技艺娴熟,我现在已经成了蜡染老师,每个月固定工资收入超过3000元,日子过得很安逸!”陈燕笑着说。
扶上马送一程。镇宁自治县统筹抓好“新市民”后续保障服务工作,成功创建“创业示范一条街”,除培训外,当地还采取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扶贫车间就业等多种方式,在城区依托工业园区多家工厂引导搬迁群众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成功推荐就业4376人。
景宁小区搬迁安置点只是我市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顺6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54.5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2万人搬出大山,彻底解决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安排,坚决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安顺样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再创安顺新辉煌。”在安顺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少荣强调,全市上下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
同时,我市制定出台《安顺市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严格按照“四个不摘”,持续落细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坚决防止返贫。
路径清晰,行动快速。从2021年春节前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到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再到全市农业现代化推进大会召开,市、县领导走进农村一线调研、指导产业发展,紧接着全市范围内掀起创建宜居乡村热潮……紧锣密鼓的行动,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
安顺市高标准蔬菜园
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产业衔接 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迎着秋日的晨曦,记者走进平坝区十字乡青山村平坝肉牛(黑牛)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基地,在黑牛养殖区,20栋牛舍大棚一字排开。
另一头,在世界高档黑牛大数据中心智能大数据中心大屏上,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到黑牛从养殖场到屠宰场等各种环节的实况,整个肉牛养殖全产业链和环节均实现了数智化。
平坝区十字乡青山村平坝肉牛(黑牛)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基地饲养的黑牛
平坝肉牛(黑牛)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是平坝区委、区政府与吉林黑毛牛实业集团合资合作,由平坝区振翔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实施、运营、管理,总投资77700万元,总占地面积800亩。该基地是目前贵州最大的肉牛全产业链基地,致力于打造覆盖饲草料种植、购牛与饲养、繁殖、育肥、屠宰、加工、销售、观光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按照推进农业现代化高端化、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数智化、全球化、融合化“七化”要求,做大做强黑牛产业。
“我们力争今年优质母牛达到1万头,年存栏2万头,年屠宰加工1万头,产值10亿元。”吉林黑毛牛实业集团乡村振兴事业部部长金章慧介绍,项目落地安顺,在以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效果明显。
平坝青庄坝区南瓜丰收
农村产业发展既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围绕“依托一产、壮大二产、催生三产,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做大经济总量,推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思路,结合“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数智化、规模化、全球化、融合化”的工作要求,我市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着力培育农头企业带动示范。安顺大力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冷链物流等乡村特色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上规入统,持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联动。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2家(其中34家已通过国家级审核),累计培育产值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8家。
镇宁桐上坝区瓜蒌基地即将成熟的瓜蒌挂满枝条
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2021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2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增速排位全省第2位,第一产业增加值71.21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增速排位全省第1位,为全市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阿歪寨牛蹄组通过创建宜居乡村改善乡村环境吸引游客游玩
全面创建宜居乡村
——生态衔接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你看这客厅,既干净又整洁,看着让人舒服!”一大早,坪上镇石板村村民周恩洪家,迎来了邻村前来参观的村民,好不热闹。
周恩洪家门口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花草,庭院当中有一棵石榴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走进屋内,客厅宽敞明亮,沙发干净整洁,白色瓷砖地板纤尘不染。“家里干净,看着确实舒服多了。”跟着周恩洪走进厨房,这里的生活物件虽多,但摆放整齐,杂而不乱。
“爱干净就是一个习惯问题,村里卫生打扫干净了,苍蝇蚊虫都要少许多。”周恩洪说,村庄干净了,心里感觉舒畅多了。
普定坪上镇石板村农户家中整洁的摆设
今年以来,石板村按照“党员示范带动,村民广泛参与”的原则,建立了一支30余人的乡村环境整治队伍,采取“网格化”的管理体系保障“四清两改四严禁”工作顺利推进。“党员示范带动,村民广泛参与,事情才能做好。”石板村村支书刘兴华总结村里创建宜居乡村成功的经验。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环境对农民生活的改变,也正在经开区阿歪寨村上演。“我家门口以前是一堵墙,在政府的帮助下把墙拆除后,我自己种上了花草、蔬菜,整理之后,不比隔壁家的庭院差。”谈起自己精心打造的美丽家园,阿歪寨村民娄德江心中充满自豪。如今,由于村里的环境改变,娄德江还利用自家的庭院开了一家叫“依楼食坊”的餐饮店。
阿歪寨村支书韦俊介绍说,今年以来,阿歪寨村党员干部对环境整治干劲十足,以治理乡村“脏、乱、差”为切入点,迅速推进宜居乡村创建工作,通过采取“一约四会三榜”方式,每月评出示范家庭和落后家庭,在村公开栏用照片直观展示,村民们积极性也被带动起来,村居环境日益改善,人气越来越高,夏日接待的游客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今年以来,安顺市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以“村庄清洁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确定“一年攻坚突破、两年提质强化、三年巩固成效”的目标,开展“四清两改四严禁”专项行动,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勾画安顺美丽宜居乡村新风貌。
西秀区旧州镇茶岭村村容村貌
如今,安顺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好机制,创建出西秀区旧州镇茶岭村、经开区幺铺镇牛蹄村、阿歪寨村等一批示范村,全市形成“村村有创新、乡乡有经验、县县有机制”的生动格局,营造出“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全市上下严格落实要求、齐心协力推进,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村庄越来越美,村民的幸福感越来越高,下一步,要着力打造好‘微田园’‘微菜园’‘微花园’‘微家园’,推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快打造宜居乡村创建‘升级版’”。8月19日,安顺市宜居乡村创建推进会议在普定县召开,市委副书记尹恒斌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全市打造宜居乡村“升级版”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
育新机、开新局。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安顺必将行稳致远,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安顺篇章。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