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关岭自治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健全县乡村三级包保联动机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创建宜居乡村“四清两改四严禁”专项行动,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充分结合区位优势,科学谋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管理中来,让村容村貌稳步提升、乡村环境得到治理,务实高效地全面推进宜居乡村创建工作。
航拍关岭顶云街道石板井村现貌
下活宜居乡村“先手棋”
成立以该县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其他县委常委和县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建宜居乡村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县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县直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包组”的县乡村三级联动责任机制。
按照城乡融合,乡村一体的思路,将全县13个乡镇(街道)154个行政村划分为引领示范类(3个乡镇,33个村)、重点推进类(6个乡镇,72个村)、夯实基础类(4个乡镇,49个村),结合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开展申报及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确定17个市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其中,市级示范村4个,县级示范村13个。
立足实际制定《创建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细化创建宜居乡村的13项31条创建标准和22条农户创建要求,按照规划先行、逐步实施、分类优化调整原则,先后完成断桥镇“木城河乡村振兴示范带”“顶云精神”发源地顶云街道石板井村创建宜居乡村规划编制工作。
关岭百合街道同康社区环境卫生全面提升
打好短板弱项“攻坚战”
该县制定《关岭自治县创建宜居乡村“七日攻坚战”行动实施方案》,从各部门(单位)选派50%的在职在编干部下沉到村开展宜居乡村治理“七日攻坚战”,迅速掀起“领导带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创建热潮,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和改善,不断巩固创建宜居乡村成果。
截至目前,创建宜居乡村“七日攻坚战”全县干部参与23980人次,群众参与153428人次,共清理垃圾4235吨,拆除私搭乱建2065栋49246平方米,农户环境卫生清理整治67996户。
同时,加快提升乡村水、电、路、讯、网、气等基础设施供给水平,拉通全县138个行政村(社区)的光缆干线562.78千米,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52%。完善文化广场、综合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有乡镇文化站1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49个,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三级覆盖。投入农村饮水安全补短板资金80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补短板项目10个,供水范围涉及673户2927人。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工作纳入2021年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十件实事”,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同步推进农村公厕标准化建设。完成全县村级活动场所卫生间标准化建设126个、农村改厕任务6035户,农村户用厕所普及率达75.84%。
围绕“一镇一方案”,因地制宜深入推进环境治理,编制完成《关岭自治县断桥镇(坝陵村、戈尧村、木城村、坡舟村)、坡贡镇(凡化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以点带面推动关岭自治县生态宜居乡村进程。
深入贯彻落实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村庄绿化覆盖率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底数,通过实施县乡村造林绿化、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等工程,全县村庄绿化面积达10746公顷,绿化覆盖率51.12%,居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排名第二。同时,邀请贵州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对村庄的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发动群众利用废旧竹木、石材,结合各户院落特点,自发制作花篮、简易文化墙等美化庭院景观。
关岭顶云街道角寨村开展” ”风 文明乡风 村 宜居乡村 “ 创建示范户表彰会
加强环境整治“紧迫感”
关岭统一在全县154个村(居、社区)实施村级活动场所整治提升活动,进一步规范门头标识、门口标牌,完善上墙制度,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样板间”。
按照大村查大村、中村查中村、小村查小村原则,实现各村交叉考核全覆盖,主要围绕政策宣传、卫生整治、习惯改变等方面开展入户测评,按村及村民小组进行排名,在挂末村召开现场会并反馈问题意见,设置创建宜居乡村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分类激励经费,分别对排名靠前、靠后的2个村进行经济奖励和处罚,确保村与村之间相互查缺补漏、争比进位。
着重将党员户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第一批示范户进行打造,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传达上级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部署要求及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同时组建“党员劝导先锋队”“环境卫生服务志愿队”,促进形成党员示范,群众跟学的示范效应。并明确要求每村每户出动1个劳动力,参与公共区域环境整治,同时开展家庭卫生大扫除,由村干部、农村党员代表和乡贤寨老组成3至5人验收小组,逐户进行评比。截至目前,全县13个乡镇(街道)共评选示范户13679户。
充分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广泛推行“党支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村民小组+联户长+农户”模式,组织成立环境卫生督查组,分组分片“一对一”“面对面”深入群众开展走访宣传,实行农户房前屋后“三包”责任制和“五堆”制度,组织群众签订承诺书,张贴标识牌,让群众更能够自觉履行维护社区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对农户家庭、村庄主干道、寨区串户路环境卫生不定时暗访,并开展村公益性岗位保洁员、村民小组长评优选优,规定如在各级明察暗访中发现有大量垃圾的,扣保洁员报酬20元、小组长50元、包组干部100元。每月各组评比出1名优秀保洁员,各村评选出3名优秀小组长,每人奖励100元,形成奖优罚差的环境整治氛围。
关岭自治县断桥镇坡舟村董扎组休闲广场
凝聚群众创建“向心力”
组织全县帮村书记、乡镇挂村领导、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组成“宣讲团”,动员各村党员、致富能人、乡贤寨老、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加入宜居乡村“宣讲团”,以“我爱我家”等宜居乡村创建内容为主题开展宣传宣讲活动,深入村民组和田间地头组织召开路灯会、院坝会、田坎会等,通过为群众讲政策、讲方法、讲变化、讲感悟、讲要求,促进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给群众做引导,达到时时讲道理、事事做示范的效果。截至目前,共组织召开群众会300余场次,开展集中宣讲16场次。
制定《“文明乡风宜居乡村”创建告知书》《“文明乡风宜居乡村”创建行动倡议书》,对私搭乱建、滥办酒席、收取公共环境卫生费用等事项作出明确具体规定,通过新闻媒体、官方网站、“两微一端”村级大喇叭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家知晓,户户明白。通过组织召开群众会、村民小组会、院坝会等方式,动员广大农户主动签订创建责任书,并下派县直部门(单位)干部、镇村干部、驻村干部深入群众一对一交流、面对面宣传、手把手指导签订,营造人人关心、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发放创建告知书、倡议书40000余份,签订创建责任书28000余份。
针对少数民族群众语言不通、卫生意识不强的问题,积极联系县苗学会、布依学会,通过在县、镇(街道)、村志愿者中“邀”、宣传干部中“派”、各少数民族村寨布依族、苗族干部中“选”等方式,组建“双语”宣讲队,用少数民族群众最熟悉的语言开展宣传宣讲,带头到田间地头制止秸秆焚烧,到公共区域劝导垃圾乱烧乱倒,以及逐户排查、引导群众主动拆除私搭乱建“蓝皮房”“钢架棚”等违规建筑,确保少数民族群众能听懂、能领会,打通创建文明乡风宜居乡村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县少数民族村寨共组织开展“双语”宣讲100余场次,受众3000余人次。
延长创建成果“续航性”
将“文明乡风”培育相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将遵纪守法、乡风文明、健康素养、生态保护等内容作为村民自治重要工作任务贯穿始终,制定“十要十严禁”等村规民约,结合实际整治高价彩礼、滥办酒席、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本村公职人员家属带头示范,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监督执行,实现以规立德滋养文明村风,建立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果。
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明确“红黑名单”管理由各村研究决定,村(社区)“两委”干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居)民小组长等组成评议会,按照“知榜、评榜、管榜”运行流程组织实施,依托道德超市、文明积分、利益挂钩等方式,激励“红榜”先进。采取不良档案记录、取消荣誉评选、降低村组福利等警示“黑榜”后进,设置3个月纠正期限,经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验收合格后方可退出“黑名单”管理,激发环境整治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县纳入“红榜”1300余人、“黑榜”800余人。
成立4个“创建宜居乡村督查组”,实行“一天一督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考评”工作机制,县级每周随机抽取1个及以上小组实地对各乡镇(街道)的村开展督查,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村挂村领导,由村挂村领导负责督促抓好存在问题的小组限期内完成整改,针对整改进度慢的村,以提示函方式进行提醒,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每月对乡镇(街道)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将督查情况进行调度通报,对综合考评分低于80分且排位在后2位的乡镇(街道)实行“挂黄牌”管理,对连续两个月排名倒数的村取消年终考核评优资格,推动宜居乡村创建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已开展常规和专项督促检查70余次,督查全县13个乡(镇)街道154个村,发出通报文件7期,专门督促整改问题780个,开展交叉检查评比3次,建立乡镇、村问题台账3300余个。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