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一笑绿山冈,喜见银芽处处芳。眼下正是春茶采摘期,在紫云自治县板当镇丙贡村,茶树青翠欲滴,茶叶冒芽儿吐绿。茶山上,茶农们正穿梭在翠绿的茶树间,一双双巧手在绿叶间上下舞动,将采摘好的嫩芽放到腰间的竹篓。等到傍晚,离茶山不远的炳贡茶厂负责人刘灿就会开车过来收购采摘好的春茶。
茶农正在茶园采茶
炳贡茶厂是丙贡村最大的茶叶收购商,村民们采摘的茶青一般都是卖到这里。因此,每年这个时候,是刘灿最忙的季节。“我们收购的价格是35到40元每斤,按照品质给不同的收购价格。”刘灿介绍,受天气影响,今年春茶采摘时间较往年晚,最近才开始,现在他每天都能收200多斤茶青。
“村里的茶我们是应收尽收的,去年我们就收了7000多斤茶青,不光是本村的,板当镇其他地方都有人拿到我这里卖。销售不用担心,每年收的都能卖出去,有时甚至不够。客户基本是回头客,他们喝习惯了我家的茶,好多老顾客隔一段时间就在我这里买茶。”刘灿介绍,他家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做茶叶生意,卖的茶叶品质好,所以有很多老顾客,客源稳定。
茶农正在茶园采茶
谈起家里卖的茶,刘灿很是自豪,“我们的茶不打农药,明前茶品质好,所以我们几乎只收春茶,采摘也要求单芽或者一芽一叶。你们喝过我家茶就能发现,这茶并不涩,喝完满口清香,回味甘甜且持久。”刘灿指着泡好的茶说,茶叶品质好,采摘上要求高是一个原因,关键是茶园要管护得好,好茶园才能产出好产品。
丙贡村种茶历史悠久,早些年主要是散户种植,一般都是自家管自家的茶园。后来卖茶叶不挣钱,村里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大量人员外出务工让村子里多了很多撂荒的土地,从前热闹的茶园也渐渐冷清下来,逐渐没人管护。
刘灿家是做茶叶生意的,看着好好的茶园就这么荒废很是可惜,加上自家也需要收购茶叶,就和当地村民们商量,由茶厂免费负责茶园的管护。春茶采摘的时候,每家采的茶青拿到茶厂按市价售卖。“每年的管护成本在5万元左右,主要是施肥、除草和修枝。我们负责管护。冬季要管护好,这样春茶的品质会提升很多。等采摘的时候茶农们只要负责把采摘好的茶青卖给我们,省了很多精力,所以大家都很愿意让我们来管。”刘灿的办法让因外出务工后无人管理的茶园不再荒废。对于留在村里的村民来说,茶厂平时管护也需要人手,他们也能在这干活挣劳务费。靠茶叶能挣到钱了,村里种茶树的也多了起来。这些年,丙贡村的茶树逐渐从800亩发展到了1200亩。
炳贡茶厂内工人正在制茶
好茶园出好茶,好产品才能打出好品牌。记者了解到,刘灿家从2004年就开始尝试发展茶叶产业,一开始与外地企业合作,茶厂负责收购茶青,茶叶加工则是由合作公司负责,但一直作为材料供应商并不能长久,要想发展,还是要有自己的品牌。于是,2008年,刘灿开始尝试自己加工茶叶和打造品牌。刘灿的父亲是老茶农了,有丰富的炒茶经验,依托优质的原材料和父亲的技术,炳贡茶厂的招牌就这么打造起来。现在,刘灿自己在县城里开了一家店售卖自家生产的茶叶,茶叶采摘的时候在村里收茶,空闲时候就在店里忙,生意很是红火,有时甚至供不应求。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郭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