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文明馨香 浸润百姓心田——紫云自治县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综述

2022-03-24 09:33:30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城乡文化活动广场、社区休闲活动室,上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艺汇演和文娱活动;“红马甲”志愿服务团队走街串巷、进村入户点单派单式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阵地让人们随时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陶冶心灵、智慧充电……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面开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一大批文明实践工作品牌在城镇、乡村建立起来,不断掀起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潮。

image.png

“田园工薪族”在茶园种茶苗

高标准建设阵地——打造文明实践“紫云品牌”

走进紫云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入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红军长征过紫云、红色革命、紫云发展史等图文并茂的展板。

从入口上二楼,一本本红色书籍、一件件红色文物,以及凸显红色印迹的沙盘和红色微电影,让大家更加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进一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在传承精神中锤炼党性修养,以先辈先烈为榜样,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在履职尽责中担当作为,切实从关注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并形成项目清单,拿出务实举措,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创建幸福美好新紫云。

紫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不忘初心”为主线,包括理论宣讲守初心、重温誓词问初心、光辉历程忆初心、红色记忆寻初心、好人长廊亮初心、警示教育正初心、志愿驿站润初心、文化文艺映初心等8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其中好人长廊亮初心展现的“道德模范”黄恒礼、“助人为乐”罗小红、“敬业奉献”贾忠琴、“孝老爱亲”杨庆芬、“敬业奉献”罗兴国等先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历历在目。

image.png

机关单位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近年来,紫云把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站、所通过播放红色电影、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聆听红色故事等形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受教育。截至目前,该县各乡镇(街道)及机关单位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各类党史学习教育及活动1000余场(次)。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紫云按照“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个能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总要求,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为主题主线,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高标准要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县共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文明实践所、174个文明实践站,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域网络全覆盖。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学习有阵地、活动有场所、宣讲有特色,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紫云品牌”奠定了阵地基础。

image.png

老年大学开展“学党史·颂党恩”党史知识竞赛

高水平组织队伍——探寻文明实践“紫云路径”

近年来,在紫云的城镇乡村、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公路边、河坎上,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服务团队,他们用实际行动引导大家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携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倡导时代新风,营造向上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引导群众感党恩、齐奋进、谋发展,共建幸福美好家园。

去年,紫云以创建全省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紧围绕“传播思想、引领新风尚”的思路,着力打造有高度、有广度、有温度的“志愿服务队”,在县级层面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理论政策宣讲、助学支教、法律服务、文化文艺、医疗健身、生态环保、成效巩固、科技科普等10个“志愿黔行·绿色紫云”志愿服务队。各团队旨在勇担使命任务做实做精做细社会服务,以实际行动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争做文明市民;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遍紫云大地,让文明之花开遍紫云千家万户。

今年,在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活动中,紫云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进行总体谋划、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坚持资源共建共享推动阵地融合,共同策划选题推动队伍融合,线上线下互动,推动活动融合等方式,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传播实践中的作用,拓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渠道,为文明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紫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将“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不断推动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在镇、村两级组建“两宣”特派员队伍、老兵应急突击队、情暖夕阳志愿队、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整治等多种类型的志愿服务队伍,打造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把四点半课堂和情暖夕阳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成为主要品牌项目,积极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解决留守儿童课后无人照看、留守老人无人陪伴等问题。

截至目前,该县共注册志愿者18000余名,组建志愿服务队300余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4000余场(次)。

image.png

城东社区课余辅导班

高品位提升服务——提升文明实践“紫云温度”

3月16日清晨,紫云自治县云岭街道城东社区志愿服务队组织50名搬迁群众背上水壶,带上锄头,在社区门口有序登上大巴车,前往坝羊镇新山村板桐组种植茶苗。

到达目的地,大家挥动锄头,将一排排、一株株茶苗栽入土中,每道工序做得认真细致。据了解,续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云岭街道城东社区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多措并举促进城东社区搬迁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紫云从组织领导、资源整合、机制建立、经费保障、责任落实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县里由主要领导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乡镇(街道)由主要负责人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各村(居)村支书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形成县、乡镇(街道)、村三级服务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际问题。

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活动中,紫云始终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村里爱好歌舞的村民,吸收社会各界民间艺人组成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奔赴各村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文艺表演,大力宣传新时代文明新风,引导群众传承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精神。志愿服务队坚持深入村组、深入群众,通过召开小组会、院坝会、座谈会等方式,积极宣传乡村振兴、宜居乡村创建有关政策,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猫营镇黄鹤营村开展技能培训,包括防火知识、食用菌种植技术、林下蜂养殖技术、家政、乡村数字化平台技术、美丽庭院打造等,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惠农助农服务。

去年,紫云自治县委组织部在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出资在云岭街道城东社区建成“爱心早餐店”,解决社区困难群众吃早餐问题。通过云岭街道城东社区志愿服务队的努力,获得爱德基金会和支付宝公益捐赠的资金支持,与为爱黔行公益组织合作在城东社区建成“爸妈食堂”,解决社区50名特困群众的午餐问题。

在紫云政务服务大厅,始终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着力点,积极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窗口设置,选派综合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志愿服务者,到通办窗口和行业窗口一线,提升办事质量和效率,通过热情服务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胡晓 编审: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