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安顺的“舶来品”,很受市场追捧。
位于西秀区产业园区的熊猫精酿(安顺)酒业有限公司,占地面积43.2亩,设计啤酒产能3万KL/年,2020年7月投料试产。2021年实现产值5040万元,今年预计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该公司约有30名员工,大多是本地人,其中4人还是曾经的建档立卡户,月平均工资达6000元。
熊猫精酿(安顺)酒业有限公司成产车间
“精酿啤酒属‘舶来品’,在中国发展不过十多年,许多制造商是从‘前店后厂’的精酿酒吧起步的。”熊猫精酿(安顺)酒业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副总监陈洁琼介绍,熊猫精酿创始人潘丁浩就是典型代表,北美的留学经历,让他成了精酿“发烧友”,回国后索性在北京开了家精酿酒馆,出售亲手制作的精酿啤酒。后来与湖南的酒厂签订代工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瓶装精酿啤酒的公司。2017年,基于适宜气候和优良水质,安顺成为了熊猫精酿自建厂的最终选址地。
走进生产车间,酒香扑鼻而来,进口麦芽、啤酒花、酵母等原料在生产设备里经历糖化、发酵等工序,其间加入安顺本地的陈皮、菊花等调味辅料,充分混合调和“地道原浆+本地原料”,“拿来主义+接轨实际”,生动展示了“舶来”热销品的造就过程。
“我们的初衷是酿造契合国人口感的精酿啤酒。”陈洁琼介绍,品牌名称“熊猫精酿”,寓意取自“中国熊猫”的独有性。为此,熊猫精酿的发展分“两大步”进行。
熊猫精酿(安顺)酒业有限公司
第一步,紧扣“地道”。学习借鉴北美精酿啤酒工艺,严格遵循酿制流程:麦芽粉碎和糖化、麦针过滤、麦汁煮沸、沉淀和冷却、发酵,整个过程严格控制温度等酿造环境要素,确保产品品质。
第二步,紧扣“求新”。远赴德国、美国、日本等地,向知名老牌酒企学习酿造技术,架构自身啤酒酿造新标准。尝试与外国酒企进行联合酿造,探索精酿口感的更多可能,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
今年以来,熊猫精酿尝试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精酿啤酒。每款产品选用相应节气的时令作物作辅料,目前已推出8款。该系列产品问世后,主要在自营门店销售,先试点再视情况决定是否铺开销售,灵活掌握销量主动权,契合消费者味蕾且市场反馈良好的产品,才有量产资格。
熊猫精酿部分听装精酿啤酒
自营门店承担了测试市场喜好的作用,而且提供了消费场景。目前,熊猫精酿自营门店“遍地开花”,不仅进驻国内一二线城市,且已进入英国、北美等海外市场。目前,贵阳门店正加紧装修,未来也将在安顺开设门店。除门店外,积极与酒吧餐馆合作,向商场、超市、便利店等供货。建设线上旗舰店,线上线下齐发力。
凭借好口感高品质,熊猫精酿逐渐得到认可。在安顺建厂投料生产以来,熊猫精酿入围2021《新锐品牌价值榜》100强,摘取了2021CCBA比利时艾尔创新组的银奖和铜奖、2021CCBA波特&世涛经典组铜奖、2021CCBA拉格&混合啤酒经典组银奖等等。
熊猫精酿的部分瓶装精酿啤酒
从精酿酒馆到中国精酿行业知名酒企,“专注、独立”已融入品牌“基因”。熊猫精酿的热销酒品里,有两个名字格外引人关注,一个是“抱香菊花拉格啤酒”,名字取自诗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另一个是“杀马特陈皮小麦啤酒”。从文化里寻找灵感,自个性里寻求认同,坚持“常试常新”品牌文化的熊猫精酿,在研发新品的路上从不止步。
“在精酿啤酒属小众消费品的背景下,坚持把专注和热情贯穿酿造全过程,是我们能够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陈洁琼表示,在“常试常新”品牌文化的引领下,熊猫精酿正积极抢抓机遇,实施“跨类别作业”。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应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