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白云镇:让幸福荡漾在美丽邢江河畔

2022-05-29 17:36:17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五月的黔中大地,一路湖光山色,一路亦诗亦画。

车行至平坝区白云镇,烟雨背后,“白云深处有人家”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放眼望去,平坦的大坝生机盎然。曾经“地块块、矮埂埂、渠弯弯”的田地,已变为集中连片、设施齐全的高标准农田……随着一个个农业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一个个美丽乡村展现新颜,白云镇正阔步走上发展快车道,释放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无限活力。

image.png

“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青山绿水,是白云镇名副其实的“标配”。文化底蕴身后的飞虎山,宛如丝带蜿蜒流淌的邢江河,在这里,“山色湖光步步随,古今难画亦难诗。”来到平元村昊禹米业绿色水稻种植基地,油绿的禾苗在插秧机的运作下根根挺立,河道两岸,有工人正在装置木制围栏,轰隆隆的观光小火车慢悠悠地行驶着,彷佛将人带进另一个“稻城空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面对农村土地碎片化、经营分散化和发展动力不足等情况,白云镇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效带动了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努力让农田成为农民的“稳产田”“高产田”“致富田”,进一步释放了农村的发展活力、改革红利,成为平坝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突破口。

农民再就业,离土不离乡。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产业的最大价值?在这里,也许你能找到答案。

image.png

“2021年底乡村振兴多元化产业融合‘一粒米美丽田园示范项目’落户在平元村,该项目在原有乡村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立足昊禹米业千亩特色优质稻基地优势,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态-休闲-康养-特色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美丽田园开发,将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文创农业和特色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以提升平坝大米品牌价值为方向,推进安顺市平坝区万亩坝区粮食生产标志性建设,以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的项目。”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介绍说,依托白云镇产业建设基础,按照“串珠成链,由链成带”的指导思想,结合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平元村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为抓手,助力白云镇打造建设成为“农旅融合乡村振兴样板区”。

同行的白云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何小君告诉说,与示范点打造不同,农旅示范带建设将按照景区化思维来进行,着重为乡村导入产业,打造受市场欢迎的核心产品,同时结合白云镇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解决农民就地增收的核心问题。

知根底,识形势,谋发展。白云镇党委政府正积极通过解决相关瓶颈问题,取长补短,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新动能;依托白云镇飞虎山古人类活动遗址、昊禹·稻花香里等文旅项目和多个样板村的优势,串珠成链、连片规划,积极推进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以山水人文、美丽共生的生态振兴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现代农业样板区、农旅和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的“三区白云”。

image.png

“奋斗正青春” 不负韶华不负己

游美丽邢江河、吃生态大米、品绿茶、赏美景......

人人都说,白云镇不光钟灵毓秀,这里还出了不少的“名人”。从创造出“一门四进士,父子两翰林”佳话的白云陈氏,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平元村党支部书记肖正强,再到全区最年轻的“兵支书”——林下村党支书蒋友天......在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这些用自己青春为村庄、为家乡添彩的年轻人用自己的行动、用一张张青春朝气的面孔带领着家乡父老走上幸福小康生活。

“平元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不仅是100户建档立卡户如数脱贫,现在的乡村也因乡村振兴变得更加的美丽、宜居,而群众的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平元村发展的缩影最能体现这一切的变化是党、是国家、是人民上下一体、戮力同心求发展的结果。肖正强说,家乡因人心齐而得以发生蝶变,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村干部,他始终坚信,只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党群一条心,就一定能做好基层工作。

“年轻人回来了,农村才能走出新路子”。这句话同样适合蒋友天。

image.png

自从林下村里来了“90后”兵支书,林下村里的精神风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前堵满淤泥的沟渠通了、进村的道路干净了、家家房前屋后栽树养花,更有能者干起了“农家乐”。走进这些老百姓中,眼见的全是一张张喜笑颜开的容颜,不由得也会被这种喜悦的氛围感染,心花怒放起来。

“村庄实实在在的变化是老百姓看在眼中的。重用年轻的村干部,激发出他们骨子里的敢闯、敢拼、敢干、不怕困难的那股劲,这是白云镇探索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的大胆创新。”何小君说,作为镇里的组织委员,她深知,要想培养好一名村支书并不容易,但更愿意把这样的机会让年轻人试试,“人不是因为年轻才奋斗,而是因为奋斗才永远年轻。”

冲锋在前是党员本色。聊起林下村的发展,蒋友天还有更美好的蓝图。他说:“林下村还要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高标准完成村内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让更多的外出务工青年回来参与家乡建设,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让村庄一步步改变、让村民一步步富裕是我的信仰,也是村民对我的期待!办好老百姓的每一件事就是打一场漂亮的胜仗,每天都在出征,时刻都在冲锋。”蒋友天持续奋斗在乡村振兴主战场。

image.png

找准载体,抓住关键,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近年来,白云镇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组织、产业、生态、人才、文化五大振兴,坚持高位统筹大处谋篇,尽锐出战实处发力,改革创新深处破冰,人民至上真处见效,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用实干创新绘就和谐秀美乡村新画卷。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image.png

“白云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将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基础、筑堡垒’,切实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何小君说道。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选好配强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敢于担当、作风正派的党支部书记。何小君说,在全面完成“一升一降一保一优”各项省定指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以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严格组织程序,严格用人标准,拓宽选人渠道,吸引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严把年龄、学历关,切实做到“一降一升”。据悉,经过此次换届,一肩挑比例达100%,新进村“两委”成员占68%,高中以上学历较上届提高27.23%,平均年龄较上届降低5岁,实现了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的目标,选出了服务能力强、带富致富强、群众公认的村级领导班子队伍。

此外,全镇大力倡导“一讲、三抓、三心”工作法和“三思”工作法,培养基层”开锁“干部,弘扬“兵支书”精神,不断丰富白云精神的内涵。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和谐白云”微信公众号、专题培训班等,利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等开展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同时,以“基层党建巩固年”为抓手,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党组织设置,将3个党总支调整为党支部,1个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结合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项行动”,提升阵地建设水平。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39个党支部均已实现标准化建设,肖家村党支部荣获省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

“我们将积极运用‘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四化推进法,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奋力开创贵州新的‘黄金十年’贡献出白云镇全体干部职工的力量,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积极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项目责任清单,不断加强村支部书记、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规范村干部管理,真正将能办事、会办事、素质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队伍用好用活,真正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落细落实落到位,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image.png

乡镇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亦是乡村振兴“领头雁阵”。

采访结束时,白云镇党委书记李达与记者碰上了面,提及白云镇下一步发展时,李达信心满满地说,新国发2号文件,犹如一道春风吹遍了白云镇的山山水水,温暖了白云镇3万余群众的心,为全镇上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镇将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揽全局,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为目标,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白云镇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不断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郭修 桂传念)





责任编辑:陈婷 编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