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实施“党旗红·堡垒强515工程”(简称“515工程”),有效激发农村基层活力;推行“三单”服务,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服务水平;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新模式,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扎实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越加明显,为紫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基层组织保障。
紫云自治县2022年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暨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班开班
“515工程”有效激发农村基层组织活力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创新实施以村级党组织“五星”动态考核、农村党员“一百分”积分管理、乡村治理“五星”示范户评选为主要内容的“515工程”,进一步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有效调动村干部积极性。
开展村级党组织“五星”动态考核。每季度对全县村级党组织开展一次星级动态考核,按“一星”至“五星”对村党组织评定等级。对星级村党组织的村干部,每月兑现100元至2300元奖励,星级越高、奖励越高,月薪加星级奖最高报酬达6000元,与最低报酬相差2900元;对未评上星级的村党组织干部,每月减少500元至1900元绩效奖励;对获得“二星”至“五星”等级的村党组织干部分别给予组织关怀“二星包”至“五星包”,对连续3次未能评上星级的村党组织,立即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调整。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全县共评选“四星级党组织”6个、“三星级党组织”17个、“二星级党组织”34个、“一星级党组织”98个。
板当镇同合村开展“山歌唱孝善”活动
开展农村党员“一百分”积分管理。结合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特点,采取年初设定积分项目、季度汇总反馈公示、年底开展综合评定的方式,对农村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实行基础积分“一百分”制管理。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党员,优先作为上级党组织评先选优推荐对象,并在政治待遇、学习培训、党内关怀等方面进行激励,县委党建办适时对部分特别优秀的党员进行全县范围通报表扬;被评为“良好”“合格”等次的党员,鼓励其向优秀党员看齐,进一步改进提升。同时,将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积分情况,作为预备期满转正、确定发展对象的重要依据。
开展乡村治理“五星”示范户评选。严格按照“评选流程、紧扣标准、严创真评、宁缺勿滥、能上能下、动态管理”原则,采取自下而上的评选方式,在全县各行政村开展“勤劳致富星、学法用法星、文明美德星、卫生健康星、诚实守信星”共五个星级示范户评选,每年评选1次,一般10月开始启动,12月核定星级并授牌挂牌。对同时获得“勤劳致富星、学法用法星、文明美德星、卫生健康星、诚实守信星”的“五星”示范户,由村党组织结合实际给予一次性奖励金。对获得相应星级的示范户,如授牌挂牌后出现和授牌挂牌内容不相符的情形,由村党组织及时按程序摘牌。
对格凸河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2022年度第二季度党务知识 测试
“三单”服务机制提升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今年来,紫云自治县紧紧围绕强化社区党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构建和谐社区等重点工作,在实行“双报到”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城市社区党组织“三单”服务机制,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闭环管理服务模式,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基层治理难题,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构筑社区服务新平台。通过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机制,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创新构筑为民服务平台,引导全县95个党组织1600余名党员到松山、五峰、云岭3个街道7个城市社区报到,充分发挥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资源优势,助力基层党组织、在职党员作用有效发挥,进一步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
松山街道印山社区党总支党员向居民宣传“社区三单”闭环 管理服务模式
群众点单,开辟民意收集新渠道。同步在教场、城北、城东等7个城市社区全覆盖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闭环管理服务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及时了解社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整理形成任务清单,由社区牵头办理,切实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帮助解决好社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截至7月底,累计收集群众“点单”79条。
社区派单,搭建高效落实新通道。由县委党建办统筹,健全完善“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闭环管理服务机制,建立“三单”工作微信联络群,由街道党工委选派专人,组织7个社区党支部(总支)建立“三单”工作微信联络群,及时收集汇总群众密切关心且急需办理的服务事项,形成任务清单,推送给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行“接单”。目前,共办结、反馈办理结果76条,跟进办理3条,办结率96%,开展群众回访50余次,切实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党员接单,健全跟踪问效新机制。紫云自治县以持续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机制为契机,将“三单”闭环管理服务模式作为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督促引导200余名在职党员积极投身城市社区服务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事40余件。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试金石”,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并将其作为城市社区党组织星级动态考核评价内容和党员积分管理的重要依据,确保社区群众享受到温馨、体贴、个性化的民生服务。
“三个结合” 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实效
今年来,紫云自治县紧盯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通过强化师资建设、完善培训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思行并进、聚势赋能,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铸魂”“育能”结合,科学设置课程。聚焦基层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素养提升,持续抓好新时代基层党建,有目标、分批次、有计划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以考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帮助基层党员干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新国发2号文件,持续强化党员思想理论教育。
县委办党支部3名党员接单参加松山街道印山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线上”“线下”结合,灵活培训方式。积极对接浙江工业大学、省组干学院、市广播电视大学等省内外教育培训机构,先后举办全县新当选村(社区)“两委”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示范培训班5期,培训党员1000余人次。依托新时代学习大讲堂、贵州网院、腾讯会议等线上平台,培训各级党员干部4200余人。
“外请”“内培”结合,强化师资建设。以打造开放式教师资源服务平台为着力点,坚持“专、兼、邀、聘”并举,采取“广借外力”和“内部挖潜”举措,从全县基层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模范人物、专业技术人才、离退休老干部等群体中,择优选聘30余名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员同志作为全县党员教育培训的兼职教师,助力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数字赋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见实效
今年来,紫云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探索运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信息平台,先行先试、争当示范,高位推动、多方协同,构建上下联动、多方互动的工作格局,积极推动数字化赋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进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市数字化赋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部 署会举行,猫营镇黄鹤营村党支部书记黄恒礼向与会代表介绍“党建+大 数据+乡村振兴”信息平台。
聚焦党建引领,推进高站位谋划。建立部门(单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综合党的建设好、产业发展好、乡村环境好、乡风文明好、区位条件好等因素,选取猫营镇黄鹤营村、大河村,板当镇硐口村、同合村和火花镇九岭村等5个村作为建设试点,建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宜居创建、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群众监督”6大模块和党建动态、乡村产业、村务公开等32个子模块的数字平台,初步实现了数字化党建赋能乡村振兴从“无”到“有”的转变。
聚焦数字赋能,推进高标准建设。积极构建“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信息平台治理体系阵地,探索开展党内法规一键了解、组织生活“直播式”开展、党务村务网上公开、高清摄像头管田间、宜居乡村智慧创建、大喇叭宣传动员等功能运用,实现一屏观民情、一网管全村,推动管村治村数字化、便捷化、高效化,让数据多跑路,让基层干部和群众少跑腿,提高了便民服务效率,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使基层党组织优势充分转化,力量有效倍增,初步实现了乡村治理从“人为”到“数治”的转变。
聚焦拓点扩面,推进典型化带动。以猫营镇黄鹤营村为示范点,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熟悉数字化运用优势,探索推进试点建设,同步明确试点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包点亲自抓,组织委员联村直接抓,全力推动试点建设。多次组织各村党组织书记、平台管理员到黄鹤营村学习经验做法,强化技术人员培训,形成以点带动、拓点扩面、创新推进的建设模式。目前试点村软件系统、硬件设施已全面建设完成,其他村正在有序铺开,初步实现了从“点”到“面”的转变。
聚焦实际应用,推进创造性探索。坚持“总体架构不变、各村创新推进”的原则,鼓励各试点村结合村情实际和工作需要、群众需求,大胆创新推进数字化赋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进乡村振兴试点建设,推动建设载体更加丰富、内容更接地气、服务更加便民,呈现出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积极推动“党建+大数据+乡村振兴”信息平台在各领域的运用创新,通过各村对试点建设的创造性探索,初步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姚福进)
上一篇:
紫云:数字赋能乡村文明建设村美民居安
2022-08-18
下一篇:
紫云:唱好服务“三部曲” 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