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9日10时起,经开区逐步解除部分区域临时静态管理,有序恢复生产生活,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经开区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主动靠前服务,精准施策,有力有序加快推进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
在经开区,共有规上企业74家,截至目前,经开区大部分企业员工95%以上已经全面复工,在复工之前公司要求在经开区范围内的员工需持“三天三检”的核酸阴性证明方能到岗,经开区以外的职工需持48小时以内的核酸阴性证明,扫码、测温,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企业。
10月9日下午,在经开区“得宝果蔬产研中心”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有序恢复施工。
据介绍,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产供销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企业。“得宝农业果蔬产研中心”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2.7亿元,项目建成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亿元,规划建设有果蔬研究中心、果蔬饮品生产线、休闲食品生产线,冻库仓储物流中心等。
经开区综合执法大队工作员吴杰是该项目的助企纾困员。他正在项目点向企业了解恢复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协调解决。翻开助企纾困工作台账,上面记录了数百项已办事项,最新的正在办理事项的是“协调融资事宜、申报基金。”
该项目自今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克服疫情等因素影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吴杰表示,“目前,木工班组、钢筋班组和钢结构还有土建班组每天有上百人入场施工,项目1号厂房的冷库部分已经完工,楼面已经浇筑完成;2号、3号地面已经完成,钢结构部分超过80%;4号办公楼基础已经完成,正全速推进,确保今年底完成项目建设”。
10月10日,贵州速威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项目签约,落地经开区穗安产业园。该项目是航空产业重要项目,拟占地90余亩,总投资3亿多元,以研发生产高温耐蚀合金为主,定位国内一流合金企业。
经开区全力靠上、真心服务,树牢“项目为王”理念,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优良环境,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贵州速威合金董事长吴春春表示,“我们新材料项目落地安顺,填补了西南地区高温产业的空白,未来我们会致力于打造成引领中国高温合金的产学研迭代的一个基地。”
经开区招商引资局党委书记张艳表示,我们抓住安顺航空产业发展的好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招商引资,紧紧围绕航空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加大航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为经开区注入工业发展的新动能。
10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经开区的安顺成威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电子元器件生产车间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在宽敞明亮的标准化生产厂房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包胶、测试、印字,一个个指甲盖大小甚至更精细的磁性元器件待工人筛检后完成生产。现场忙碌而有序,加工车间内一台台精密仪器的快速运转,工人们分工合作,企业正鼓足干劲抓生产。
安顺成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培宁表示,“经开区10月9日解除临时静态管理后,我们立即恢复生产,员工返岗率达90%以上,到岗人员是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目前,生产井然有序,正全力追进度、赶订单。”
抓生产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四季度是全年冲刺收官阶段。经开区工业和经济贸易局常务副局长夏茂玲表示,“当前,我们工贸局的所有干部职工和区内助企纾困员,总共50余名干部职工第一时间下沉企业,上门服务。了解企业在疫后复工复产需要,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防疫物资、物流运输等问题和困难,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并将强化分析研判,制定有针对性的举措,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最优的营商环境、最有利的项目推进,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