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瞬,但在城乡发展的时光表盘上,却是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的十年。
安顺城区一角 张韬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始终把城乡建设作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将一张张蓝图变成了安顺300余万人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精细,品质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持续美化。
鸟瞰安顺城景,发展的动力澎湃涌动,高楼林立、街道宽阔、车水马龙,欣欣向荣;行走乡村大地,振兴的活力蓬勃不息,民居靓丽、道路整洁,产业兴旺、物阜民丰。放眼望去,黔中大地,一幅幅景美人和、万象更新的城乡新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城市空间实现大优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鲜明标志,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让城乡更宜居、生活更美好,是城乡建设、发展的要旨。
十年跨越发展,今朝春华秋实。
围绕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百万人口城市目标,安顺在融入“强省会”战略行动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持做强中心、带动周边、辐射乡村的发展路径,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持续完善城市格局,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做大做强。
黄果树大街东段 张韬 摄
推进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建设生态宜居之城,打造主城区与平坝、普定、镇宁“1+3”半小时同城化高质发展圈,完善主城区15分钟社区化优质生活圈。
主动接入黔中城市群核心区“四环”,加快贵阳“四环”乌当(羊昌)至长顺高速公路安顺段建设,推进沪昆高速贵阳至安顺、安顺至盘州段扩容,促进西秀、平坝与贵阳、贵安交通互联互通,形成贵阳—贵安—安顺同城化发展格局。
新型城镇化发展,安顺顺势开局、强势破局。作为2014年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城市,安顺以“新型城镇化+”工作为主线,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拓宽城市承载能力,以“一分三向”“1+N”模式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铸就了新型城镇化示范样本,一批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特色小镇从无到有。
高速路东出口 张韬 摄
十年来,安顺一个个新型城镇化项目加速建设,且持续推动平坝、普定、镇宁融入中心城区组团发展和关岭、紫云各项建设,县城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不断提级扩能,产业培育设施不断提质增效。
十年嬗变,扩容提质。
如今,安顺城市发展框架持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快速拉大,平坝区、普定县、镇宁自治县与主城区同城化步伐加快,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辐射带动能力逐步提升。各县城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作用不断增强。
安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由2012年的38.6平方公里,拓展到2021年的105平方公里,扩大了2.7倍。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比2012年提升了19.5个百分点。
坚持同城化发展,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安顺正逐步迈向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基础设施实现大提升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设施建设之于城乡发展亦如是。
美丽乡村——桃子村
当下,你想到羊城一览都市风情,乘坐高铁可实现安顺至广州半日往返,如搭乘飞机单程只需不到两小时;就近观光赏景,安顺虹山湖公园、娄湖生态公园等“城市会客厅”,或是旧州古镇、阿歪寨、桃子村等特色小镇、美丽乡村,都足以让你的闲暇时光荡漾出不同的美妙意境。而十年前,这样的生活体验还只是愿景。
这,就是安顺城乡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但也仅是安顺庞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体量的“冰山一角”。
过去十年,安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可谓日新月异,使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巨大变化。
G60与安紫高速公路互通 卢维 摄
十年来,安顺聚焦陆空路网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全市公路密度、高速公路密度分别位居全省第一和第二,沪昆高铁、安六高铁建成通车,黄果树机场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多条航线。
十年来,安顺聚焦通信设施建设,实现5G网络县县通,30户以上自然村覆盖4G网络,有线电视和网络光纤全覆盖,让农村群众足不出户也能“触网”联通世界,也让乡村振兴插上了互联网翅膀。
近五年来,安顺着力人居问题改变,让人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5万户、农村“三改”工程2.5万户、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1.1万户、人畜混居整治任务3837户,全面实现农村群众住房基本保障;开展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24303户,完成1.5万余户,西秀区八大小区改造等工作获群众点赞认可。
水清岸绿的贯城河
近五年来,安顺作为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打通凤东路、横一路等一批“断头路”,建成狮子山等30余座山体公园,完成虹山湖三期、娄湖公园等城市公园建设,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
近五年来,安顺累计新增城镇道路250.71公里,实施了安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西秀区绿色动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城建重大项目,累计完成城建基础设施投资1472.8亿元,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23%,建成天然气管网385公里,建成液化石油气储配站2座、天然气门站2座、LNG综合站4座。
去年以来,安顺依托“智慧安顺(城管、住建、房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城管、智慧房产等系统,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年来,安顺着眼百姓生产生活需要,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在建设中注重城市“双修”,既改善人居环境,又保护历史文化,既提升了城市颜值,也留住了城市内涵。
城镇发展实现大跨越
秋高气爽,游走安顺城市与乡村,人文风景与田园“丰”景皆能尽收眼底,可换个角度,在焕然一新小城镇,新的城市气象同样让人由衷兴叹“繁荣可期”。今天, 城镇村统筹协调高质量发展在安顺渐成现实。
山体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十年来,安顺城市在嬗变,乡村在蝶变。
在虹山湖公园,八十高龄的刘永奎老人感慨道:“十年前,谁会想到安顺城区这块最大的湿地现在会变得这么漂亮,会变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晴朗天气,游人如织。”
在王家小坡游园,盛世华庭小区住户李胜华一家周末喜欢到游园爬山、健身、赏景,他说:“是‘城市双修’让安顺几十座山体公园串连成了城市最美‘绿道’,让我们市民有了休闲好去处。”
旧州古镇
在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村民陈芝妹笑呵呵道:“现在,我们村路宽、房子漂亮、风景独好,夏天赏荷花、秋天品莲藕,乡村旅游红红火火,住在景区的我们,生活也越来越甜美。”
“每年入夏,我都会带着家人到城市周边民宿住上几天,城市住久了,我们都会向往乡村生活,何况现在的安顺处处都是风景。”安顺市民何云说。
这些变化,正是安顺十年城乡发展的缩影。
十年来,安顺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扎实推进“城、镇、村”一体融合发展。
自2011年召开首届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以来,安顺已累计成功召开十届,探索出“以会促发展”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全市示范小城镇数量从最开始的15个发展到了52个,“1+N”镇村联动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
美丽乡村——高荡村
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列入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的市州,安顺抢抓机遇,成功承办第三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旧州镇、白岩镇入选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旧州镇、黄果树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名单。2批共33个村庄新增列入到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更有浪塘村、高荡村、水井村、石头寨村等一大批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去年来,为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安顺在全市迈开宜居乡村创建步伐,全力打造36个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9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典型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进,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精的乡村振兴“安顺样板”正在形成。
风起黔中大地,潮涌大美贵州。今天的安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郭修 伍水清 吴学思
陈婷婷 詹艳 郭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