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乡村振兴”再次成为关键词。
打邦河畔漫山遍野的李花绽放
“我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巩固拓展好村里的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莲花村驻村第一书记鲁潘华说:“乡村要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
芳菲三月,走进关岭自治县花江镇莲花村,打邦河沿岸,漫山遍野的李花尽情绽放。
莲花村的李花盛开
莲花村位于打邦河北岸,大部分山地在低热河谷地带,小气候多样,有充足的水源,非常适合种植水果。脱贫攻坚期间,该村依托良好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精品水果种植。目前,全村已发展蜂糖李3000亩,四月李2700亩,五星枇杷1100亩,沃柑和脐橙1300亩,芒果400亩,农户还自发种有火龙果、甘蔗等其他水果。
2021年5月,鲁潘华由市生态移民局派驻到莲花村担任第一书记。在走访中,他了解到村里的产业有一定基础,但总体的效益不太理想。如何让村里的水果产业提质增效,最终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成为他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莲花村柑橘挂满枝头
产业要发展,要素保障是关键。去年,鲁潘华积极向“娘家”市生态移民局及县直有关单位申请项目帮扶资金90.75万元,实施莲花村哨上组精品水果产业路硬化项目,主要包括机耕道硬化1.18公里以及新建50立方米水池3座,进一步改善了水果基地生产条件。
完善了产业基础设施,如何带领村民把村里已有的产业管护好,卖上好价钱,成为摆在鲁潘华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莲花村成片的枇杷林
三月的春天,莲花村漫山的李花已经盛开。鲁潘华与村支书曾光辉一刻也没闲着,为了提高村里水果产业效益,两人当前正带领村干部四处寻找优质客商。
“找到好的客商,村里的李子就能卖上好价钱,农民的收入自然就会提高。”鲁潘华介绍说,待李花盛开时,就提前找好统一收购李子的客商,能稳住市场价格,可有效防止村民“贱卖”李子。
“待全国两会闭幕后,一定把会议的精神贯彻落实好,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谈及下一步打算,鲁潘华说,莲花村将继续组织村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科学管护水平,拓宽销售渠道,让水果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伍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