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打造“地标”品牌 壮大茶叶产业

2023-05-09 18:04:24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实施“共富地标”工程,把全县的茶园统一为紫云春茶品牌,对紫云春茶产业进行扩面增量、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地标”品牌,壮大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扩面增量促发展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按照园区化模式管理,以精品核心区为示范,实施“共富地标”工程,以坝羊镇、板当镇为茶产业核心区,不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打造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农业观光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做大做强紫云春茶品牌产业。
  紫云自治县坝羊镇土山多生态好,经过近年来的接续发展,茶叶种植4.1万亩,成为我市唯一生态茶叶专业乡镇,茶产业成为坝羊镇惠及面最广、产业化程度最高、稳定性最好的富民产业。全镇8个行政村都成立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1.6万亩生态茶叶园,由村“两委”集中管理经营,规范茶园资产登记为村集体所有,解决空壳村问题。同时,培育和引进土红坡、映红、紫丰等15家茶企业,建成2.3万亩生态茶园。此外,发动群众按照规划统建茶园近万亩,以及推行“零”租金反租倒包经营模式,建成分户经营茶园0.3万亩,不断培育茶农,逐步向户户有稳定产业目标迈进。

  据了解,在紫云自治县板当镇,除了丙贡村800亩茶园和硐口村的200亩茶园外,去年,该镇在小寨关村种植了3000亩茶园。
  截至目前,紫云全县茶叶种植面积5.4万亩,主要分布在坝羊镇全镇的8个行政村,板当镇小寨关村、硐口村、丙贡村,以及猫营镇、猴场镇、白石岩乡的部分村寨。今年,全县投产茶园5万亩,预计产量3100吨,产值4.8亿元。
  重管护提质增效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各茶企、茶叶种植合作社按照健康茶、安全茶、放心茶的管护标准,茶园一律不打农药、不使用除草剂,严格按照有机茶施肥标准施肥,以提升紫云春茶的品质。
  作为贵州茶科所试验基地的坝羊镇土红坡茶业园,不仅加强产业路网改造,还在茶园安装了生产用水、清洁用水管网。生产用水管网确保浇灌茶园的水无污染;清洁用水管网是方便茶园工人清洁洗手,确保采摘的茶青干净卫生,此举正在紫云自治县各茶园广泛推行。

  为增强茶园管护水平,助推茶产业提质增效,坝羊镇落实技术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政银合作的“三种机制”。以及采取“外聘内培”的技术服务方式,强化村级、茶企和乡土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全面推进基地管理、生产加工和品牌包装打造等产业链条建设;充分发挥村合作社的作用,重点强化建档户利益联结和集体经济发展,加大涉农资金整合投入,确保茶园基地管理及生产加工等后续保障,实现户户有利益联结促增收,村村有集体资产稳收益;围绕产业发展,强化政银合作促投资;为茶叶产业后续基地管理和生产加工奠定坚实基础。
  在板当镇丙贡村,为能够带领大家走上茶叶致富路,同时也打消大家没有时间管护茶园的疑虑,该村致富带头人刘灿免费帮助农户管护茶园,农户们只需等到茶叶采摘的时候,去采摘茶青,所有采摘的茶青他照价全收,不会拖欠农户一分钱。
  好山好水出好茶,精心管护出茗品。2022年7月14日,紫云春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参加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技术审查会。2023年1月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紫云春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精深加工增效益
  近日,记者走进坝羊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看到,茶叶加工车间自动化设备不停运转。

  据了解,去年紫云争取到广州市南沙区东西部协作扶持资金1100万元,在坝羊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成大宗茶叶加工厂,并把该创业园作为紫云自治县茶青交易市场、茶叶加工、储存的集散地来建设,有效解决了紫云自治县茶叶加工和销售问题,进一步促进农户增收、企业增产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同时,紫云自治县充分发挥企业“龙头” 作用,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市场化运作,着力解决“生产、加工、销售”问题,逐步形成以“丹青白”“绿联易通”“土红坡”为引领的产业发展集群,实现“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互利共赢产业格局。
  目前,紫云全县共有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26家,加工企业13家,4家茶叶企业达到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标准。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陈亮 二审 梁惠焜 三审 吴丹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