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时刻装着搬迁群众——记全省乡村振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叶梨

2023-07-05 15:34:00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6月28日,紫云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事业局稽核股股长叶梨来到云岭街道城东社区,与社区干部群众亲切交流,并对社区工作作指导性建议。虽然离开城东社区一个月了,但她仍牵挂着社区群众。

    2021年4月至今年5月,叶梨被选派到城东社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她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帮扶工作当事业,把搬迁群众当亲人,以稳定就业、促进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为抓手,用心用情托起搬迁群众“安居梦”和“幸福梦”。

叶梨(右二)与村民交流.jpg

叶梨(右二)与群众交流

    城东社区是紫云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这里居住着2113户8174人,他们来自全县13个乡镇(街道)。作为长期在县直机关工作的叶梨来说,如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她深感压力。

    叶梨通过走访、调研方式对社区情况进行摸底,并谦虚地向社区干部讨教,很快找到了工作的切入点。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居民有就业、能发展是关键。叶梨坚持“稳住事业、拓宽就业、推动创业”三合一驱动,力促搬迁群众端稳就业“饭碗”、逐步增收致富。她和社区干部一道,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院坝会、楼长会议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对社区家庭劳动力情况进行摸底,并根据居民就业意向滚动推送招聘信息、推介引导就业。

叶梨(左一)与社会群众拉家常.jpg

叶梨(左一)与群众拉家常

    驻村两年间,叶梨四处寻找就业岗位,上上下下跑部门争取资源办电焊、挖掘机、家政、安保、育婴师等各类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解决就业562人。

    同时,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助推引进清大苗方民族制药(贵州)有限公司、紫云诚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更多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据了解,清大苗方民族制药(贵州)有限公司生产的穴位压力刺激贴等产品销售覆盖全国26个省份,月均产量120万贴,年销售额1500余万元。目前该公司共有员工150人,全部来自城东社区的搬迁群众,工人月平均工资达4000元。另外, 紫云诚信科技有限公司耳机加工车间现有60余名工人,月平均工资达3000元以上。

    此外,叶梨还把心思花在扶持创业自主就业之上,她组织工作人员把有创业意向和潜力的青年劳动力全部“盘点”出来,明确专人跟踪包保服务。帮助办理小额贷款、协调场地……主动照应、一呼即应、有求必应,累计帮助解决小额贷款221户。通过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引进企业增岗就业、田园务工拓展就业、“公益十岗”托底就业、帮助创业自主就业等,目前社区劳动力2015户4334人,已获得就业2015户4096人,平均每户约1.9人就业,劳动力家庭均有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在社区治理方面,叶梨抓住社区党员干部深得民心这一优势,同社区两委商议后,决定采取“党组织+居委会+网格+楼栋”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把整个社区划分成4个大网格、25个小网格,选出了楼栋长75人参与“自治自理”,楼栋长对网格员负责,网格员对社区两委负责,谁失职就打谁的“板子”。叶梨带头包保社区一期1栋2个单元25户。

叶梨(右一)走访群众.jpg

叶梨(右一)走访群众

    “我们推行‘社区群众积分制管理’,凭积分到社区‘道德超市’兑换礼品。”叶梨说,同时,她们还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文明评选,上榜的公开表彰表扬,给予增加积分。多措并举,社区矛盾纠纷相比成立之初大幅度减少。

    如今,社区举办的各种公益文化展演活动数不胜数,四点半小课堂、希望小课堂、少儿活动室和阅读、绘画、手工等特色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便民“人行天桥”已经投入使用,社区安防设施项目已经获批立项,与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合作设立爱心早餐店、爸妈食堂“一店一堂”正常运营,感恩纪念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项功能逐步完善,“智慧社区”正在加紧推进……社区群众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


责任编辑:陈婷 二审 梁惠焜 三审 毛丽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