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之本。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民生工程,聚焦改革创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管理机制建设,助推紫云教育高质量发展。
整合教育资源 改善办学条件
清晨,紫云第三中学校园内,书声琅琅,书香四溢,充满着青春的气息和活力。该校是紫云自治县委、县政府优化全县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把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的典范。
紫云第三中学开展书画活动
2022年7月,紫云利用民族中等职业学校搬迁后的校舍资源,撤并格凸河中学、火花中学、达帮中学、水塘学校初中部组建紫云第三中学。该中学拥有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公寓、礼堂、食堂和塑胶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是紫云县城唯一的一所公立全寄宿制初级中学。目前,全校共有学生2075人,教师137人。
“紫云以优化教育资源为抓手,全力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在紫云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原校舍组建县第三中学,做到师资、设备等教育教学资源集中使用,实现弱校提升办强。”紫云自治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周文科说,近年来,紫云采取“一集中两腾换”措施,即初中集中到县城办学,乡镇中学腾换出来办乡镇中心寄宿制小学、乡村教学点腾换出来办幼小一体化学校。同时,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采取利用撤并的乡镇中学校舍资源,增加乡镇中心小学学位,把学生数较少的完全小学,以及村小三年级以上学生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就读;二年级以下学生在原校就读,并根据服务区域幼儿情况开办幼小一体化学校。
今年秋季学期,紫云充分利用县第四小学场地和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把第四小学办成九年制学校,增加县城学位,解决县城学校学位不足问题。
探索集团化办学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紫云自治县第一小学校长赵瑛的微信朋友圈里,常常分享紫云自治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紫云自治县第一小学书吧电台教师篇、电台古诗赏析篇,以及紫云自治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猫营二小分校周报、紫云自治县第一小学“传帮带”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据了解,赵瑛不仅是紫云自治县第一小学校长,她还是紫云自治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负责人。担子虽重,但她对教育工作充满着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以县第一小学为试点推行集团化办学,将22所小学纳入集团化管理,实现师资共享、资源共享,促进共同提高。”周文科说,其次,紫云积极探索幼、小、初、高教师一体化办学,实现幼小、小初、初高教学有效衔接,拓展师资延伸互补力量,实现资源上下优化流动。此外,以紫云民族高级中学为试点,实施“腾笼换鸟”工程,每年淘汰5名教师,腾出岗位用于引进高素质师资;通过人才引进、特岗招聘等补充高素质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紫云职中
据了解,紫云根据《安顺市教育局关于探索初高中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新高考综合改革“强基计划”要求,在紫云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建立高中衔接初中试点,采用“2+X+3”教育模式组织开展“粤黔育才班”,取得的先进教学经验和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探索建立小、初、高一体化发展机制,打通各学段壁垒,建立学校教育联盟,推动形成纵向联结的幼小初高一体化办学模式。” 周文科说,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高学段带低学段、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段联盟改革,学段联盟有利于课程、教程衔接,以及教学课程的连贯等,探索学段联盟的核心是幼儿园与小学、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教学衔接。比如,幼儿园不教书本知识,但可以通过游戏导向等方式,让幼儿拿稳笔,形成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创新管理机制 激发师资队伍活力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聚焦改革创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通过设置课程开发管理中心、教师素养发展中心、学生自主管理中心、安全教育健康中心、后勤保障服务中心的“五大中心”,以满足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求。
“结合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孩子多的特点,学校通过开展健康安全工作,来弥补留守学生的亲情缺失、家庭教育欠缺等,促进学生勤奋好学、健康成长。”周文科说,同时,推进管理机制改革中,他们开展校长、教师素质和能力大提升行动,健全职务“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工作机制。
紫云第五幼儿园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紫云推行教育质量优先一批、老师无记名推优一批、校长推荐一批的“三个一批”校长选拔制。教育质量好的优秀教师,说明该老师授课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老师推优上来的人选,说明该老师很有公信力;校长推荐的人选,即是校长看中的人才,也是校长培养的接班人。
“为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我们从绩效分配、奖优扶弱、尊师重教、示范引领等入手,建立了全方位的教师工作激励机制。”周文科说,在社会各界及民间社会团体的支持下,他们设置了“紫城教育发展基金”,建立教育“奖优”“扶弱”工作体系,成立紫诚教育发展基金会。去年以来,他们发放高考、中考等教学质量奖共466万元,对家庭困难教师及学生进行资助、对品学兼优学子进行奖励共45.45万元,极大地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激情。实施教师安心、暖心、舒心、悦心行动。截至9月19日,已经为全县单身教师配备95个冰箱等生活用品,共有174名教师享受格凸河景区免门票及其他项目优惠政策。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