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种正当时,绘就好“丰”景。11月1日,紫云自治县坝羊镇红院坝区里一块田地里,80多名村民一手拿着小锄头,一手拿着菜苗,娴熟地栽种着杂交菜苗,一派秋耕秋种的忙碌景象。
为规范化栽种杂交油菜苗,坝羊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韦颖现场指导村民栽种,包括打窝、行距、窝距、盖土等各个环节,确保栽种的杂交油菜成活率高、长势好、产量高。
“我们把田流转给政府部门统一种植水稻和油菜获得土地流转费,然后来田里干活,获得两笔收入增收。”坝羊镇五星村村民陆奎毕说,栽种杂交油菜这样的手上活路,年过古稀的我还能干,栽种油菜每天挣100元补贴家用。
俗话说“早栽一日,早收五天”。红院坝区杂交油菜栽种现场管理员罗文会说:“为尽快把杂交油菜苗栽种到田里,入土成长,近10天来,我们每天组织100多名村民在田里栽种菜苗,预计本周完成杂交油菜苗的栽种。”
在红院村村委会旁的大棚里,几名村民正在拔杂交油菜苗,并将拔好的杂交油菜苗拿到田里去栽种。
“坝羊镇红院坝区高标准农田建设1385亩,地块涉及该镇红院村和五星村,今秋水稻收割后除栽种300亩菜心外,其余1185亩全部以育苗移栽或机械播种方式种植优质杂交油菜。”红院村支书罗松说,今年,红院坝区种植的油菜全部的优质杂交油菜,种植到田后进行精细化管护,春节前后掐三批油菜薹卖,此后长出的采芽结菜籽,实现菜薹、菜籽的“一种双收”。
据了解,紫云不仅坝羊红院坝区栽种杂交油菜,该县板当镇、格凸河镇、火花镇、猴场镇、五峰街道、白石岩乡等乡镇(街道)也都采取培育移栽种方式大量种植杂交优质油菜,实现既收菜薹又收菜籽助民增收。今秋全县计划种植油菜20.4万亩,其中栽种优质杂交油菜8万亩。
随后,记者在格凸河镇猫场坝区看到,仍有不少村民在栽种杂交油菜。据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钟金华介绍,今年,格凸河镇依托猫场村、羊场村连片坝区土地资源,利用稻谷收割后腾出的田地,采取育苗移栽方式种植6000亩优质杂交油菜。
“育苗移栽的优质杂交油菜,管护得好的话,每亩可以掐2000多斤菜薹,通过东西部消费协作品台销售到粤港市场,保守以最低价1元1斤卖出,每亩收入2000多元;掐了菜薹后长出的采芽较多,每亩可收400斤油菜籽,以每斤3.5元卖出,每亩收入1400元,也就是说,1亩优质杂交油菜实现‘一种双手’的总产值达3400元。”钟金华说,1亩田种植水稻收割1100余斤稻谷,每斤稻谷1.9元,亩产值2000余元。
今年,紫云在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中,紫云大力推行“水稻+油菜”轮作方式,且在种植油菜方面,引进优质杂交油菜种,实现“一种双收”“一地多用”,实现每亩良田年产值超5000元,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助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