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暨信用应用场景优秀微视频评选结果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安顺市分行报送的《发挥信用软实力 助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信用案例获评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安顺市分行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金融助力关键作用,通过信息共享、信用建档、“信用+N”等方式,将涉农主体信用软实力与绿色金融、数字金融、普惠金融有机结合,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扶持培育优质农业产业与涉农企业,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信息共享,满足涉农企业融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安顺市分行以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助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经济运行环境为目标,搭建“一库双网一平台”安顺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将分散于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间的企业信息整合形成数据库,有效提升审贷效率和风控水平。并搭建线上融资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了解信贷产品和各类政策的渠道,实现线上融资高效对接。自“一库双网一平台”运行以来,安顺市信用信息系统共归集全市5.53万户企业138.68万条信息,安顺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发布金融产品171项,政府部门共享政策22项,为1129户企业提供融资131.03亿元。
强化信用建档,提升评级授信加速度。依托“一库双网一平台”,中国人民银行安顺市分行为全市5912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建档面达98.93%。同时,以“信用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截至9月末,为全市54.71万户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评定信用农户51.53万户,创建信用组7639个、信用村940个、信用乡镇78个。为进一步支持农村产业发展,采取按村授信,综合评估所辖农户整体信用状况及该村产业状况,提高单户农户融资获得金额,有力扶持乡村产业带头人,助农增产增收。目前已有10家银行开展整村授信,遍及73个乡镇,授信金额323.37亿元,发放贷款133.94亿元。
探索“信用+N”,持续创新信贷产品。一方面,通过开展“信用+动产”融资产品抵押贷款,用活企业动产资源;另一方面,推广应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以“信用+应收账款”质押获得融资,该平台上线以来累计促成融资1662笔,共计1067.24亿元,形成活跃供应链29条。同时,创新开拓“信用+特色产业”方式,以辖区特色农产品为主体,产业集群为核心,对“核心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进行综合评估,开发特色产业专项信贷品种,有力支持乡村产业振兴。
“获评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备受鼓舞。从2017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推进农村和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尤其创新打造的‘一库双网一平台’,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和安顺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安顺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邵天春告诉记者,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安顺市分行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继续做好全省表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信用软实力打造成为安顺金融服务新名片,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含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