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冬日暖阳,走进关岭自治县断桥镇坡舟村,青山环绕,流水潺潺,在这美不胜收的风光映衬下,静谧在山水间的布依村寨显得格外祥和而自然。步入其中,一条条村道平坦洁净,一间间农舍错落有致,一幅幅墙绘和浮雕透露出布依族的文化与风情。
航拍坡舟村董扎组
“我村作为全市田园乡村示范点,长期以来都将宜居乡村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村里的重点工作来开展。通过完善健全村规民约、发动能人巧匠打造美丽乡村、强化‘三园’改造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荣誉感、参与感和幸福感,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坡舟村驻村工作组组长王俊说道。
坡舟村的美丽农居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
坡舟村是传统的布依族村寨,全村95%以上都是布依族,民族文化浓厚,民族风情浓郁。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进程中,村支两委从乡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用好民族文化资源,尊重村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创造,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组建环境整治、文化宣传、能工巧匠、志愿服务等小分队,抓实抓细抓牢宜居乡村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坡舟村山水风光
该村坡舟组村民卢江便是能工巧匠小分队的一员,他既是石匠又是泥工,还懂雕刻,是村里小有名气的手艺人。在得知村委着手打造美丽乡村后,卢江主动报名,积极参与,为村子制作布依族铜鼓石像、文化浮雕、文化墙。
“这几年村里变化特别大,村居环境很干净,家家户户讲卫生,身为村子的一份子,既然有这个手艺,就要主动站出来,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卢江如是说。
该村村民卢江自发制作的布依族文化浮雕
由村委购买所需材料,由各个村民组的能工巧匠自发打造既接地气,又富含乡愁乡韵的小景观,让布依族民族文化“上墙”,整个村子显得更有魅力。截至目前,该村已组织泥工、木工、编工、石工等能工巧匠和学习美术的大学生20余人,打造以布依族民俗文化为创作主题,融入民间风俗、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元素的村居小景观30余处,大小墙绘10余幅,“三园”改造180户。
在坡舟村董扎组,连片的果树林、小荷塘、蔬菜地组成了一派田园好风光。在小广场上,两棵百岁古树下闲憩着淳朴的乡民,一旁的民房也格外好看。
村民在古树下闲憩
2021年,坡舟村申请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和省级宜居农房改造资金300万元对董扎组实施田园乡村示范点建设,将地下污水管网安装和宜居农房改造提上了日程。时至今日,董扎组已然成为该村宜居乡村示范组,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卫生和群众思想认识上都尤为突出。
“我们村离断桥镇冰臼自然奇观走路仅20分钟,村子变得越来越洁净宜居,游客也自然变得多了起来,宜居乡村的创建为我们发展民宿和农家乐打好了基础。”该村董扎组的村民廖小先对村里打造宜居乡村连声夸赞。
坡舟村改造后的美丽农居
此外,坡舟村还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乡村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举行“三月三”“六月六”等布依族节日,开展正月初三送铜鼓,唢呐山歌唱政策、织锦绣花做服饰等民族活动,进一步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了全村干群的凝聚力。
坡舟村党支部书记卢翔表示:“下一步,坡舟村将围绕宜居乡村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加强与村中能人巧匠的联动和村民的联系,在乡风文明、民族文化、环境卫生、移风易俗上下足硬功夫,持续加强政策宣传,转变群众思想,共同打造美丽、宜居、宜游的和美新农村。”(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