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应用试点被纳入全省“一市一示范”改革项目以来,市卫生健康系统按照“一统筹、两打通、五提升”工作思路,全力打造集互通共享、资源汇聚、便民惠民、管理服务、产业发展等为一体的安顺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区域卫生健康大数据资源统一“上云、用数、赋智”和管理,实现了全市医疗资源“一体化”统筹、健康数据“一链式”贯通、群众就医“一站式”服务。2023年5月,省卫生健康委将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作为全省优秀案例推荐申报国家卫生健康委数字健康典型案例。
整合资源建平台,实现医疗资源“一体化”统筹
本地化运营,把专业技术“用起来”。以资源换资本、市场换建设的方式,引进医疗健康信息化专业公司山东众阳健康科技集团,通过股权合作与市属国有企业安顺民安集团共同组建安顺市智慧健康科技公司,作为项目建设主体,由山东众阳健康科技公司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共同开发建设安顺市数字健康医疗健康云,搭建安顺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大数据在全市医疗健康领域深度运用。平台自2022年底投入运行以来,已完成市县监管平台、基层医疗信息系统等22个模块的开发运用。
多部门联动,把工作力量“聚起来”。将“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应用试点纳入全市深改委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调度管理,统筹卫生健康、大数据、医保、公安、民政等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制定《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应用试点实施方案》,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推动资源整合,形成数据种类多、覆盖面广的数据底座。目前,平台已汇聚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数据信息20余万GB。
全层级覆盖,把基层资源“串起来”。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安顺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综合管理,同步连通家庭医生签约、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信息网络,实现市级对基层医疗资源统一调度、集中管理,以及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在不同层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调。现已汇集全市2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93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18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床位17270张、医生5630余名。
融通共享汇数据,实现健康数据“一链式”贯通
统一接口 ,推动数据“高效聚合 ”。围绕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大模块,建立全市统一数据接口技术标准,通过在二三级医疗机构增设前置机和重建乡村两级信息系统,让各类平台无缝接入,同时采取智能比对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数据结构,实现就诊记录、就医费用、检验检查结果等各类数据高效聚合。全市医疗健康数据存储量已超过240万条。
集中共存,推动应用“共享互认”。依托“安顺市医疗健康云”,将各类医疗健康数据进行云端集中存储管理,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搭建影像、心电等医检互认平台,采取“政府监管部门授权+主体授权”的双授权模式,对21家县级以上医院检验检查结果进行共享互认,并实现跨市州调阅,最大限度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今年以来,共推动全市各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5200余例,为患者人均节约检验检查费用200余元。
可视分析,推动管理“全程可溯”。将全市110家医疗机构的门诊收入、门诊药品处方、基药使用量、住院费用等指标纳入平台实时监管,采取可视化数据分析方式,实现诊疗行为全过程监管、公共卫生全周期服务、医废处置全流程追溯。今年以来,累计处罚违规医疗行为296件;43家医疗机构医废处置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和全程管理。
拓展场景优流程,实现群众就医“一站式”服务
打造“全集成”预约窗口。将21家县级以上医院预约挂号、在线缴费、在线问诊、报告查询等业务整合,统一推出“安顺健康”微信公众号,面向居民提供一站式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模式,群众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全市医疗资源一号预约、在线缴费等。“安顺健康”微信公众号用户达65.62万人,提供线上预约等服务10万余人次。
构建“全流程”闭环服务。开发“业务协同”模块,对二、三级医疗机构门诊诊断信息进行动态采集,打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共享通道,实时推送新生儿、慢病患者、老年人健康服务信息到所属乡镇卫生院,线下通过家庭医生团队全程开展产后访视、慢病随访、健康科普等服务,形成防、治、管、康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已推送信息30余万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8万人次。
优化“全天候”健康查询。打通医疗机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信息互通渠道,动态生成居民健康信息,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一键查询窗口,群众可根据需求,全天候实时查询个人就诊记录、体检报告、检验结果等健康信息,方便群众做好健康保障。目前,全市已存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40余万份,群众调阅50余万人次。(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