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农机中心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以增强农机装备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率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推动全县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机械化收稻谷
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农机中心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紧抓重要农时,拓展农机服务链,有力保障全县粮食安全,推动全县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
五峰街道清枫村的韦宏是紫云自治县宏盛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2013年,在上级农机项目建设的支持下,获得3台东方红804号农耕机,开启了农业机械化服务行业,并邀约10名同行成立了紫云自治县第一个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利用赶场天向群众宣传农机安全
“每到农耕季节,就有不少农户邀请我们带着农机去翻耕土地,起初,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大型农耕机的推广应用。后来随着乡村公路、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我们的大型农耕机逐渐派上了用场,助推了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和推广。”韦宏说。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农机中心不断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建6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全县12个涉农乡镇(街道)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全覆盖,并全部统一挂牌。2023年,该县农机中心启动全县农机应急体系建设工作。
去年,紫云自治县农机中心根据省、市“原则每个乡镇成立1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服务全覆盖。”要求,积极申报并组织实施“2023年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项目”,项目资金160万元,通过公开购买意向、竞争性磋商等程序,累计购置农机具35台(套),扶持建成大营镇农机社会化服务点、坝羊镇红院村农机社会化服务点等7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了涉农乡镇“服务全覆盖”的目标。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地落实、项目的有效实施和广泛的宣传培训,有效带动了农业企业和农民群众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较大程度地增加了紫云的农机装备。全县全年新购进大中型农机具60余台(套),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0.46万千瓦。
培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
强化农机服务能力提升
“2023年8月,我们村获得农机部门下发的一台插秧机、一台耕作机、一台玉米收获机。耕作机在秋耕秋种时派上了用场,我们村磨寨组有一片100多亩的良田,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户劳动力缺乏,村合作社利用耕作机帮助农户将该片良田翻耕播种了油菜。”格凸河镇猫场村村支书韦国万说,为管好用好农机具,他们成立了猫场村农机合作社负责管理,农户使用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和油费。下一步,他们准备采购捞沟、耙田设备,增加耕作机的使用效率。
“去年,我们利用2023年中央分配的购机补贴资金45万元,共办理各类补贴机具45台(套)。”紫云自治县农机中心主任邱宁说,其中,轮式拖拉机6台、旋耕机6台、谷物联合收割机19台、碾米机3台、插秧机2台、育秧机1台、饲料混合机1台、打(压)捆机3台、大豆收获机1台、脱粒机3台。
上门开展农机安全检测
“为让农机服务好‘三夏’‘三秋’工作,去年我们组织人员走访农机经销商,宣传农机安全生产,动员经销商备足待售农机具,确保市场供应充足;深入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指导农机具检修保养,确保农时季节农机具能够投入生产。”邱宁说,2023年共组织2.35万余台(套)农机具投入春耕、“三夏”“三秋”生产,完成各类作业53万余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9.83%。
同时,结合省、市下达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任务,先后组织召开油菜机收暨秸秆粉碎还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水稻育秧、机械化插秧、水稻机械化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水稻机收减损比武、油菜机械化播种7次现场培训会,500余人(次)现场接受培训。
邱宁说,去年春耕生产工作中,水稻种植面积12.69万亩,机插秧(机播)1.88万亩,投入农机具23572台。“三夏”生产工作中油菜收获面积19.73万亩,机收11.65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4.44万亩,机播玉米6.59万亩。“三秋”玉米收获面积14.44万亩,机收面积1.68万亩;水稻收获面积12.69万亩,机收面积11.12万亩;冬油菜播种面积20.2万亩,其中机播面积3.68万亩;冬小麦播种面积1.28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2.56万亩,投入农机具12520台。培训农机手、农机修理工等594人,其中新训驾驶员70人。
农机中心送抽水机到猫营镇牛场坡村支持抗旱
全力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
近年来,紫云不断健全农机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在全县建成以村为单位的162个农机安全管理网格,落实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162名,县乡镇(街道)级包保责任人19名。同时,以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为契机,深入农村道路、田间地头、农机户庭院及农机服务组织等场所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去年,我们完成了县农机中心与乡镇(街道)安全目标责任书签订,乡镇(街道)与村(农机合作社)、村与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与操作手安全目标责任签订。累计开展宣传和隐患排查20余次,签订农机安全目标责任书307份。”邱宁说,通过与公安交警联合执法、安全检查等方式,常态化进村组、上道路专项整治变型拖拉机系统清零后仍然作业的现象,收缴变型拖拉机牌证48户,签订停止使用通知书61份。采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测和中心技术干部上门服务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对农机安全性检测40台次,检测率92.5%。
油菜机械化播种现场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要领讲解
2023年,全县在松山街道、五峰街道、格凸河镇、坝羊镇、猫营镇、火花镇、白石岩乡7个乡镇(街道)和该7个乡镇(街道)的51个村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和示范村,成功创建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大型农机打田
邱宁表示,接下来,紫云自治县农机中心将继续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大茶叶、红薯等特色产业及养殖业农机具的推广力度,引导农户更换老旧农机具,提高农机装备水平。随着农机装备总量的持续增长,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逐渐增强,助推了紫云农机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助力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