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龙青村:乡村善治美了“面子”实了“里子”

2024-04-11 17:57:33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赏樱花、游田园、品美食······迎着和煦的春风走进西秀区黄腊乡龙青村,似走进江南水乡般惬意。

宜居乡村试点——龙青村

美丽的邢江河穿村而过,中心广场亭台楼榭、小桥流水。道路宽阔整洁、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的庭院里苗圃绽绿,一幅幅通俗易懂、具有民族特色的彩绘文化墙,让原本冰冷的墙面有了温度、有了“灵魂”。

邢江河穿过龙青村

这里四处皆风景,村民在高颜值的环境中悠闲自得,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龙青村村民悠闲地坐在邢江河畔

近年来,龙青村在村庄“美丽”上做文章,在村民“文明”上下功夫,迈出建设美丽乡村和文明乡村的坚实步伐。该村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贵州省文明村寨、贵州省民族团结示范村、贵州美丽乡村推荐旅游目的地、AAA级旅游景区、安顺市宜居乡村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龙青村美丽乡村一角

人居环境整治是农村的“面子”,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梯子”。“龙青村围绕屋内屋外、庭内院外、村内村外等,通过群众会、院坝会、小组会等引导群众、发动群众、鼓励群众全面参与河道清理、垃圾清运、庭院整治、违建拆除等宜居乡村建设,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绿化、美化、净化,进村2公里的道路实现‘白改黑’,在道路两旁栽花种草,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建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村居面貌焕然一新。”龙青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富介绍道。

龙青村整洁的道路

走进邢江河畔的“文明示范户”罗铺英家中,屋内屋外的每个角落都被收拾得整洁温馨,小院内还栽种了绿色植物,显得勃勃生机。“村里环境好了,我们也愿意让自家庭院美起来。生活环境舒服,自己也过得开心。”72岁的罗铺英乐呵呵地打扫着自家院落,让人切实感受到人居环境整治给老百姓带来的美丽蜕变。

“文明示范户”罗铺英家中整洁温馨

新时代新乡风,不仅要人居环境的“面子”,还要有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的“里子”。李国富告诉记者,龙青村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为激励村民长期保持良好文明风尚,龙青村健全完善乡村“红黑榜”评比机制,通过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乡贤的作用,每个月月底开展“文明示范户”“文明先进家庭”“文明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让乡风文明有“镜子”可照、有“标尺”可量,通过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让文明之风浸润千家万户,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乡风文明不仅靠自觉,还需要约束。龙青村结合民族村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特点,探索新途径,通过村民大会完善健全“一约五会”工作机制,即《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规划建设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推动建立团结友爱、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村里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和谐氛围,已经很久没有人找我调解纠纷了。”李支书开心地说,2022年龙青村也因此成为我市挂牌的“无讼示范村”之一。

龙青村布依特色文化墙

为深化乡风文明建设,龙青村聚焦群众需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政策宣传志愿小分队、环境生态志愿小分队、文化新风志愿小分队、邻里和谐志愿小分队、关心关爱志愿小分队、助推发展志愿小分队等6支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乡村环境从干净整洁有序向生态宜居美丽跃升,让文明新风尚不断滋养乡亲们的幸福生活,切实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

龙青村志愿者开展关心关爱志愿服务

“在这些志愿服务队员的带领下,宜居乡村创建歌谣唱入人心,父老乡亲共同爱护乡村环境,邻里和谐,互帮互助,生活很幸福。”村民王小登一边用竹竿打捞河道垃圾,一边告诉记者。

李国富介绍,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龙青村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结合村内布依苗族文化特点,积极举办“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风情文化节,全村民族团结大融合氛围日益浓厚,推动贵州省“文明村寨”、贵州省民族团结示范村等文化名片的传播。同时,依托美丽的田园风光和万亩樱花园,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吸引省内外游客到龙青赏樱游玩,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

如今,龙青村美丽乡村的“面子”越来越美,文明家园的“里子”越来越实,村美人和的愿景正慢慢变成现实。李国富表示,下一步,龙青村将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农旅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山地樱花”“稻香藕花田园”一体化建设,推动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探索乡村旅游新发展,不断建设美丽龙青。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典


责任编辑:顾宇 校对 张家晨 二审 徐昕 三审 罗希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