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驱车从紫云自治县前往该县格凸河镇格丼村,约30分钟的路程后,便看到一栋栋农家楼房,掩映在群山绿树间。
站在村头,村牌上“格丼村”三个字格外显眼。
“‘丼’为何意?”记者不禁发出疑问。
格丼村村支书张友翠告诉记者:“‘格丼’为苗语,意为地势低矮之意。‘丼’代表了一族圣地,为祖地。从会意上看,‘丼’字便是在井里扔了一块石头,发出‘bong’的声音,我们当地人也以此发音。”
格丼村一角
格丼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清末民初时期,苗族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这里而形成村落。格丼村全村国土面积16.9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落,全村共404户1784人,其中林地面积2100亩,耕地面积1540亩,森林覆盖率72.6%。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就在格丼村,是典型的苗族世居寨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亚鲁王”文化的典型传承区。此外,格丼村还是国际知名的攀岩基地。2016年12月,格丼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9月,被列入第二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走进格丼村文化广场,浮雕柱和浮雕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细细观察,浮雕墙上正反两面各有特意,正面图案表述的是苗族人民生活起居和民俗习惯等;反面图案则诉说格丼苗族支系的迁徒史,表达苗族同胞对平凡而辛劳祖先的怀念之情。
格丼村文化广场
文化广场正前方,一个巨大的“牛角”造型抢人眼球。格丼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亮说:“牛角相当于一个酒杯,在苗寨,一饮而尽牛角酒也是苗族进寨的规矩之一,用牛角敬酒是苗族人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
格丼村文化广场上的大“牛角”
格丼村99%的村民都是苗族,村子极富民族风情,而该村的大河苗寨苗族文化特色更为突出。
从格丼村文化广场行数百米到达格凸河风景名胜区,从景区到大河苗寨有两条通道,一条是沿山小道,茂植丛生,道路干净整洁;另一条则是水道,乘船而上,约两公里,峡谷幽静、奇石峭壁、流水悠悠,行七八分钟,到苗寨入口,眼前便豁然开朗。
走进大河苗寨,一座奇峰拔地而起,如同利剑直至苍穹,此山峰也被当地人唤作苗王剑。相传苗王剑是苗族祖先许道在这里赶山填海留下的一把利剑,又说是苗王率众万里迁徙,选中这里,插剑为记。苗寨腹地有田畴百余亩,农舍星罗棋布,河岸翠竹丛生,水中渔舟荡漾,是理想的人居环境,也是难得的世外桃源。
大河苗寨俯瞰图
大河苗寨有寨民56户,除了2户异姓,其余都为王姓,房屋依山而建,建筑以苗族传统居民楼吊脚楼为主,建造不用一钉一铆,也无设计图纸,全凭工匠的心灵手巧。
张友翠介绍,苗家吊脚楼一般建造三层,最底层用来放养家里牲畜和堆放杂物,第二层才是住人的,中间是堂屋,两旁则分布厢房和卧室,第三层环境干燥,很适合长时间存储粮食,因此成了苗家仓库。
“大河苗寨在格凸河景区核心区域,村寨保留了完整的苗族传统村落特点,房屋造型奇特,苗家民俗文化浓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王亮介绍,依托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大河苗寨有许多村民办起了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
大山里的苗寨
记者一行来到大河苗寨老支书苗家饭庄,已经77岁的格丼村原村支书杨兴珍忙里忙外,不亦乐乎。
“最近前来游玩的客人慢慢增多,我们农家乐也开始忙碌起来。”杨兴珍说,2003年,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正式对外开放,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游客,为了让游客食宿有保障,寨中陆续有人开起了民宿和餐馆。
格凸河秀丽景色
在大河苗寨圆形广场,正围坐着数名游客,伴随着激情澎湃的音乐声响起,游客一边看表演,一边静待即将开始的神秘节目。
游客欣赏表演
一段极具苗族风情歌舞表演之后,游客们最期待的“上刀山”节目便开始了,这不仅是苗族的一个独门绝学,也是苗族一个十分重要的祭祀活动,表演“上刀山”之前,需要做一些诸如饮酒、脚底抹香等仪式,上场后表演者迅速攀爬到刀山顶端,动作十分矫健。
“我在景区表演‘上刀山’了20多年,每天表演3场,游客多的时候还会加场。”张开忠说,她和老婆一起在景区工作,两个人每个月收入上万元,游客喜欢他的表演节目,节目传达了苗族习俗,他觉得很有意义。
当地苗族群众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敬酒
观看完大河苗寨的节目表演,杨兴珍告诉记者,在格丼村还有一项让人十分惊叹的表演,这项表演与“上刀山”节目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攀登,只是攀登者被称为“蜘蛛人”。
杨兴珍介绍,以前格丼村有崖葬悬棺的习俗,在没有任何专业装备的情况下,将棺木抬到悬崖峭壁处放置,只有掌握徒手攀崖的技艺人,才有可能完成任务,而这样的人,在当地也被称作“蜘蛛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悬棺洞葬习俗消失后,攀崖的主要目的是在播种前,爬上燕子洞掏燕子粪作为肥料或卖给村民,偶尔采草药卖钱。
“蜘蛛人”表演
如今“蜘蛛人”攀岩成为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最有噱头的表演节目。
“表演者在燕子洞表演攀岩,攀爬高度108米,上下最快只需要8分钟,他们徒手在山洞的岩石峭壁间攀爬,登上曾经只有燕子才能到达的山洞最高处。”王亮说。
“老板来两碗凉粉。”在圆形广场摆摊卖凉粉的罗冬花又接到一单生意,从兴义贞丰自驾游来格丼村旅游的游客王天成说这边风景非常漂亮,苗族人家的“上刀山”表演很精彩,他们打算吃完凉粉就去探秘“天赐湖”。
“‘天赐湖’就是我们这儿的变色湖,有时淡绿、有时青绿、有时铁红、有时土黄,象征大河苗寨,历史长河生生不息。”王亮笑着说。
当晚霞降临,苗族人家悠闲的歌声在格凸河两岸响起,“亚鲁王”文化在村民朴实的嗓音中传唱,格丼村随着歌声没入月色中……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伟 陈婷婷 詹艳 姚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