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何天洋
从磷煤化工的“老树新芽”,到数字经济的“流量密码”,从传统制造的“破茧蝶变”,到特色产业的“弯道超车”,贵州正抢抓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机遇,以数字算力为基,以科技创新为魂,以“富矿精开”为重要抓手,全力以赴焕新传统产业,培育未来产业。
万丈高楼平地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大工程,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重大项目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谋项目规划,就是谋划未来发展的“先手棋”,抓项目建设,就是抓当下发展的“牛鼻子”。
从蓝图到实景,关键看落实。项目谋划要科学合理,项目建设要又好又快,看准了就要抓紧干起来。当前,贵州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独特比较优势,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以“六大产业基地”为牵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补齐短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贵州需要的项目,要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要体现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科技创新、国家战略的有机结合,要有带动相关产业、激活区域经济的强大动能,最终要拿效益说话。总投资达730亿元的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加速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全国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站在两个“五年规划”交接的重大时刻,贵州要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统筹好新旧动能转换,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用更优的产业结构、更好的产业效益、更大的产业贡献,答好高质量发展这道时代必答题。
来源:众望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