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9点,黄凤平信步走在威宁自治县双龙镇水潮社区的蔬菜基地,正忙着栽种香葱的吴国凤乐呵呵地向他打招呼:“黄老板,你来啦!”
黄凤平是威宁亦佳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今年是他扎根威宁种植香葱的第4个年头。刚来那会儿,群众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脚下的那双皮鞋,锃亮得像一面镜子。 “以前水潮社区的农业产业不温不火,群众兴致不高。初来乍到,我打扮得‘抻抖’一点,让大家觉得我有实力,提振信心嘛。”谈起脚下的皮鞋,黄凤平摆出了心里的“小九九”。 威宁亦佳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凤平 黄老板的“葱劲”其实很足。 “我们一家人都在云南镇雄搞香葱产业,有的开洗葱厂、有的攻技术、有的跑市场。”有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和稳定的后盾支持,黄凤平自然有底气。 土壤、气候、湿度,手拿把掐,这位蹬着皮鞋来种地的“黄老板”,这些年在乡亲们面前露了不止一手。尤其是当他把70亩香葱卖出了好价钱,大伙打心底佩服:“没想到黄老板还是个‘老把式’!” 村民在栽种香葱 群众的“冲劲”更足。 “好土良田种香葱,群众得实惠,企业有收益,黄老板的这股‘葱劲’点燃了大伙的冲劲。”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六军说,不少村民迎头赶上,纷纷种上了小香葱。 “谁在地头里本事大,我们就服气谁。”村民李明姝笑谈,我们埋头种葱,黄老板带着我们挣钱。 双龙镇水潮社区蔬菜基地航拍图 务工村民李明姝 李明姝掰起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忙时一天100元左右的基地务工收入,闲时在社区做保洁一月500元,七七八八一年算下来有三四万元收入。” 大河有水小河满。4年来,黄凤平的公司除了第一年收支平衡,每年都在赚钱,去年基地出产香葱300多吨,产值160余万元。 黄凤平与社区干部们协商一致,积极探索轮作复种,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群众发展青菜等越冬蔬菜种植。 自动灌溉 黄老板在微信小程序查看全国小香葱行情 现在的黄老板,脚底的皮鞋沾满泥巴,头发像刚栽好的香葱在风中凌乱。 “带着群众一边抓生产、一边跑市场,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哪里顾得上打理自己的形象。” 但黄凤平每天有项雷打不动的工作,就是点开小程序里的“全国小葱实时行情表”:单价、涨跌、趋势、每吨价格一目了然。 村民在栽种香葱 小香葱三个月就成熟一茬,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总会定期更新:“精品香葱即将出货,需要的老板们赶紧下单。”不一会儿,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江浙一带的客商询价留言就刷了个满屏。 看着基地里的青翠葱苗随风摇曳,黄凤平笑言:“我又忍不住要发朋友圈了。”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