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市水务局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四水四定”,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加强取用水监督管理,扎实推进节约用水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安全保障。
抓好取水许可审批
为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去年,市水务局加强取水许可管理,严格依法依规向申请取水的9家取水户办理取水许可手续,并下达取水许可决定书,同时变更取水许可证11个、延续取水许可证15个、注销取水许可证1个,市级保有取水许可证95个。
到去年底,全市新增审批取水许可证44个,变更取水许可证46个,延续取水许可证29个,注销取水许可证4个,保有取水许可证共计达764个。
强化取水口在线监测
市水务局新增建成68个取水口取水计量实施在线监测站,安装在线监测设备68套,并将各取水口监测数据上传至省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完成29个已建在线监测站点设备改造。此外,按要求完成全市1369个取水口取水计量建档工作,对865个核查登记阶段的取水口进行了基本信息比对。
检查格凸河镇水厂计量设施安装运行情况
去年,我市共建成取水口在线监测计量设施379套,实现了规模以上取用水户(地下水年取水量5万立方米及以上、地表水年取水量50万立方米级以上)取水口100%在线计量。全市省控取水口在线监测站点运行维护项目“四率”全年约8个月排名全省第一或第二。
检查天龙镇高田节水灌区取水计量设施运行情况
从严执法强监管提效能
市水务局去年开展行政执法督导2次、案件评查1次,查阅卷宗14件;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1次、跨区域联合执法1次;办理行政执法案件339件,督导县区完成行政处罚案件3件。
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该局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关要求,及时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权力和依据,强化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认真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相关规定等,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了水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到去年底,该局未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有效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
为拧紧用水控制“总阀门”,去年,市水务局严格总量强度指标管控,完成全市公共供水管网内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291户,并执行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组织开展节水型载体创建和复查工作,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监督检查,推进无证取水、违法用水问题整改。完成4个非水利建设项目的节水评价审查。
开展水量平衡测试检查
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去年,市水务局紧抓节水重点,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实施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国债灌区项目)13个,有效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9.56万亩,安装节水计量设施188处(套),新增节水能力2609.54万立方米;实施节水型灌区创建和金刺梨节水灌溉项目2个;新增创建节水型企业13家;启动开展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1个。
开展节水器具监督检查
持续推动节水载体建设
市水务局去年完成节水型载体创建复查160个,新创建节水型载体76个(含省级节水型载体56个)。持续培育节水型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平坝、普定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复查工作,指导紫云完成污水处理收集率低问题整改,协调指导紫云对接申报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评估命名工作,巩固了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到去年底,全市3所高校100%建成节水型高校,县域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83.3%。
推动节水产业科技创新
市水务局加强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在公共机构、公共建设领域普及节水器具,认真落实《关于推广合同节水管理的若干措施》并积极推广试点。全市去年新增完成学校、公共机构合同节水管理项目试点2个,“贵州平坝酒厂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入选2024年《全国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
节水宣传出实招见实效
启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
向社区群众宣传节约用水常识
去年,市水务局积极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联动开展“节水贵州行”节水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10余次,持续宣传涉水法律规范,普及水情状况、倡导节水观念、分享节水妙招;抓实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拓展节水宣传教育广度深度,启动节水宣传教育基地(水利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1个,建成市级节水宣传教育基地4个,有效助力营造全民“爱水、护水、惜水、节水”良好氛围。
举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节水贵州行”主题宣传活动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