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完全散尽,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高田林场的山峦已在朦胧中若隐若现。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上,海拔1500米的林场中,一片整齐的茶园在云雾中舒展身姿。这里便是王家道的高山云雾茶场,一片在云端书写的有机茶园故事。
高山云雾茶场
十年前,当王家道第一次踏足这片茶场时,被云雾终日萦绕的山头景象触动,当即决定转租这片200余亩的茶山,并定名为“高山云雾茶场”。
在高海拔的地区种茶有何优势?作为平坝区茶叶协会会长,王家道对茶的生长环境十分了解:“这里有时昼夜温差大至20℃,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茶树积累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茶多酚等有机物质,且高海拔地区多为山地或坡地,土壤呈微酸性,适合茶树根系吸收养分。”
自2014年接手茶场以来,王家道持续扩建,将茶园面积从最初的200余亩逐步扩展至600余亩。
工人采茶
走进安顺市平坝区高山云雾茶有限公司的展厅,一面荣誉墙格外醒目:“黔茶杯”特等奖、贵州省斗茶赛银奖、NASAA 有机认证……30余项荣誉的背后,是王家道始终坚守的有机管理理念。
荣誉墙
“别人种茶靠农药化肥,我靠的是‘土办法’。”王家道介绍,为避免使用农药化肥,他采用菜籽油饼和牛粪等有机肥为茶树补充氮磷钾等元素。茶场每年施用1至2次有机肥,600余亩茶园的年有机肥施用量达70余吨。
除了在土壤管理上下功夫,王家道还在茶园生态系统构建上动足了脑筋。
沿着茶树垄间,排列着香樟树、樱花树、果树……形成独特的“茶林共生”景观。“这些树的根系能涵养水源,落叶腐烂后又是天然有机肥,树冠舒展开来,还能为茶树遮挡正午的强光。”王家道解释,这种模仿自然森林的种植方式,能让茶树在漫射光环境下积累更多芳香物质。
高山云雾茶场
这种有机管理模式,不仅为茶树营造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更切实转化为看得见的产业效益。截至目前,高山云雾茶场今年春茶干茶销售量已达2000余斤,产值已达200万元。
高山云雾茶场的蓬勃生长,不仅滋养了这片云雾缭绕的林场,更成为撬动周边村民致富的“绿色杠杆”。据了解,高山云雾茶场已带动周边上千人就业,陈文琴便是其中一位。
工人采摘的茶称重
“我每天从乐平镇骑车上来,手脚快的话一天采好几斤茶青,能赚100多元!”陈文琴说。
“截至目前,我们今年累计支付采摘务工费30余万元。”王家道说,此外,每年还需投入除草人工成本30余万元。
王家道表示,未来,高山云雾茶场将依托现有第一、二产业基础,以茶种植为核心,延伸布局集茶种植、产、研、学、商、旅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真正实现茶产业链价值延伸。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