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活力足——黄桶街道后寨村产业发展小记

2025-07-11 17:50:43    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后寨村位于普定县城西南部5公里处,这里素有“普定小江南”“普定后花园”的美誉。全村辖后寨、桥头、洞口、干坝、移民新村5个自然组,共676户2767人。曾为三类贫困村的它,如今正凭借多元兴旺的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后寨村的产业发展有何秘诀?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后寨村一探究竟。

  种植业欣欣向荣

  走进后寨村,平坦的田地里,连片的产业欣欣向荣,村民们有的在栽种、有的在管护、有的在采收,现场一派繁忙。后寨村党支部书记罗成走在宽阔的产业大道上,看着眼前的场景感慨道:“要想产业兴旺,还是离不开规模化与规范化的支撑。”

香葱种植基地

  罗成介绍,2017年前,后寨村土地零散,村民们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很难形成规模。2017年后寨村成立村级公司,向村民流转了1900多亩土地,起初发展韭黄产业,后来经过产业结构调整,2022年引进企业将流转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管理,此后,逐渐形成了以西洋菜、香葱、生姜、茄子、地萝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走进后寨村香葱种植基地,连片的香葱绿意盎然。香葱种植大户卢仁勇正忙碌地组织村民种植香葱,他笑着说:“昨天才从云南购买了25000斤葱苗,这两天要全部种完。我种植香葱5年了,香葱一年能种4季,这一季我种植了20多亩。每亩产量可达3000多斤,每年收益大概有20万元。”

工人正在种植香葱

  在距离香葱种植基地不远处的西洋菜种植基地,数十名工人正在对西洋菜进行管护。贵州春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洋菜种植基地负责人洪松介绍,2024年,该公司到后寨村考察发现,该村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加上原本就有野生西洋菜生长,非常适合发展西洋菜规模化种植,于是今年3月开始大规模种植西洋菜,目前已有部分西洋菜实现丰收。

西洋菜管护

  “西洋菜产业每天至少带动80余人务工,每月支付工人工资20余万元。”罗成介绍,村里共引进4家企业和培育了7名种植大户,这些企业和种植大户帮助许多无法外出的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梦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据统计,后寨村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种植1000余亩,其中西洋菜面积320余亩,香葱260余亩,地萝卜180余亩,生姜200余亩,烧烤茄子30余亩。

  养殖业蓬勃发展

  “我们村的水资源丰富,水质富含高质量微量元素。”罗成介绍,丰富的水源不仅为后寨村种植业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也为养殖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大早,小龙虾养殖户皮勇就接到县城餐馆的订单,一共20斤,下午送到店里,一斤卖20元,有400元的收入。

小龙虾养殖

  皮勇介绍,他养殖小龙虾已经十多年,以前在其他地方养殖,6年前来到后寨村。之所以选择来到后寨村,就是因为后寨村生态环境好。

  “你看,这些小龙虾个头大,肉质肥美、紧实,最关键的是干净卫生,很受商家的喜欢。”皮勇指着筐里装着的小龙虾笑着说道:“我这20亩小龙虾养殖基地,一年四季都有小龙虾卖,旺季的时候卖到六枝、织金等周边区域,以前价格好的时候,最高卖到50元一斤。”

工人捕捞小龙虾

  据了解,后寨村目前有2家小龙虾养殖基地,占地40余亩,小龙虾年产量3.6万斤。

  在小龙虾养殖基地旁边是一片错落有致的鱼池,这里是普定县铭瑞渔业有限公司的生态鲟鱼养殖基地。30余个标准化鱼池沿着地势分布,池水清澈见底,能清晰看到鲟鱼在水中舒展身姿、悠然游动的身影。

鲟鱼养殖基地

  作为在后寨村扎根近20年的“老住户”,普定铭瑞渔业有限公司早已与这片土地深度相融。基地依托后寨村优质的天然活水,不仅为鲟鱼提供了富含氧气和矿物质的生长环境,更能及时带走水体中的杂质,从源头保障了养殖环境的洁净与稳定。

  得益于这般精心培育,这里养出的鲟鱼品质上乘,深受市场欢迎,不仅销往周边省份,更凭借过硬的品质叩开了东南亚市场的大门。如今,该基地年产鲟鱼达30万斤,年产值突破450万元,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且强劲的动力。

  融合发展显成效

  近年来,后寨村不断探索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的局限,积极探索“农业+旅游”“农业+电商”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让土地迸发新活力,让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走进后寨村一家以“田园生活 回归自然”为主题的农家庄园——清溪农庄。该农庄占地面积60余亩,庄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宛如诗画。

清溪农庄

  “周末、节假日的时候,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清溪农庄老板彭梅介绍,她和老公以前在外地做生意,存了一些钱,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热,加上家乡优美的环境和适宜的气温,他们最终下定决心回乡发展乡村旅游业,从最开始只有一栋房子到现在庄园内可以体验垂钓、采摘、游泳、烧烤等一系列项目。

清溪农庄

  “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品类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罗成介绍,村里农家乐餐桌上的食材都来自村里的田间地头,地道的农家味道吸引着游客纷纷驻足。据统计,后寨村每年都能吸引5000余人次前来观光游乐,为村集体带来50万余元的旅游收入,让乡村的“颜值”真正转化成了“价值”。

  在“农业+电商”的领域,后寨村同样交出了亮眼的答卷。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优质农产品,后寨村不仅邀请网红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助农直播,还手把手培养出一支本土“村播”团队。在直播的助力下,农产品线上销售额逐年攀升,2024年更是一举突破100万元,让“后寨产业”通过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

后寨村丰富的水源

  产业融合的红利持续释放,让后寨村的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村集体经济累积资金已达107.65万元。这一串串增长的数字,不仅是后寨村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的成果,更是村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生动见证。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伟


责任编辑:陈亮 校对 梁惠焜 二审 徐昕 三审 康馨月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