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刨土、筛检、装筐……7月14日,紫云自治县坝羊镇四联村太子参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收太子参,现场一派繁忙而有序景象。
村民正在采收太子参
太子参作为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材,常年稳居市场需求的“稳定档”,而四联村温润适度的气温、降水和疏松肥沃的土壤,让太子参根系舒展、养分积淀充分,为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天然根基。
2021年是四联村引进太子参种植的第1年,如今已有4个年头。“每年10月是太子参栽种的黄金窗口期,次年7月便迎来集中采收期。去年全村种植面积近800亩,涉及13户农户。”四联村村委会副主任梁大举介绍,为促进太子参产业在四联村稳步发展,村里积极鼓励种植大户将先进种植技术、成熟管理经验和稳定市场渠道向普通农户分享与辐射,形成了“大户带小户、共同促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田作雨是四联村太子参种植的“吃螃蟹者”,从2021年试种的40余亩,到如今规模已扩展至230余亩。
连片的太子参
“我以前在浙江务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太子参经济价值可观,又恰逢村里鼓励发展特色种植,便毅然返乡试种。”田作雨说,首年种植便尝到了甜头,经济效益远超预期,于是逐年扩大了种植规模。
从“打工仔”变身“种植能手”,离不开田作雨刻苦地钻研学习。“我每年都会到省内外各大太子参种植基地‘取经’,也会利用互联网学习技术,同时也时常和村里的种植户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增长种、管、收等方面的技术知识。”田作雨说。
田作雨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每亩太子参产量600公斤左右,烘干之后有200公斤,市场价在30到60元每公斤,每亩产值超过10000元,除去投入,每亩利润还有4000元左右。
田作雨端起刚采收的太子参
发展太子参种植不仅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今天是第一天采收太子参,有80多名工人,以后每天都将需要超过100名工人,全部采收完需要半个多月。”田作雨介绍,今年种植的太子参至少带动2000余人次村民务工,预计发放务工费超过20万元。
“一块五挖一斤,每天能挣100多元。”四联村村民郑庆珍笑着说,这段时间村里有需要挖太子参的务工人员,她都会去,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非常不错。
村民采收的太子参
太子参从栽种、管理到采收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当地群众拓宽了就近务工增收的渠道。梁大举介绍,四联村通过发展太子参产业每年能够直接带动近10000人次务工,发放村民工资超过70万元,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