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区辣椒种植面积7.7万亩,产量达12.55万吨,产值达7.6亿元。”
“2025年,全区辣椒产业面积达8.3万亩,带动农户7万余人,人均增收2500元。”
“如今,辣椒已成为西秀区的支柱产业之一,辣椒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
小小辣椒何以让西秀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底气十足?连日来,记者深入西秀区辣椒种植基地、深加工车间、销售市场,实地探访西秀区辣椒产业的发展密码,揭开这一特色产业“链”动乡村振兴的奥秘。
辣椒鲜红成熟
政策护航,科技赋能,夯实产业根基
8月的夏天,走进西秀区鸡场乡田间地头,放眼望去,皆是辣椒丰收的盛景。鸡场居委会种植户曹继刚一家也正赶着好天气采收辣椒。
鸡场乡辣椒烘干线
“今年种了4亩辣椒,每亩地政府补贴我600元,种辣椒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好了!”曹继刚一边采摘辣椒一边笑着说,如今有了补贴政策,农民种辣椒的信心越来越足。
惠农政策是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西秀区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力扶持辣椒种植产业。其中针对所有脱贫户、监测户每亩直补600元,2024年全区发放补贴260余万元,今年该政策延续。同时,指导种植户购买自然灾害农业保险,截至2025年8月,全区购买辣椒农业保险2945户,投保面积1.53万亩,让椒农吃下了“定心丸”。
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科技赋能辣椒产业方面,西秀区同样不遗余力。
在宁谷镇张家井村,现代化育苗大棚鳞次栉比,走进大棚一看,各种自动喷灌、调温设备一应俱全,农业科技感满满。站在大棚内,辣椒育苗大户、脱贫户胡海玉感慨地说:“以前育苗怕冻怕旱,全靠天吃饭,现在跟着专家学技术、用科技,心里踏实多了。”
鲜椒送入烘房即将烘干
科技赋能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以来,全区开展辣椒种植技术指导培训累计500余人次,不少农民从“门外汉”变身“土专家”,成为辣椒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组织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帮助开展病虫害防治,增强田间管理水平,提高辣椒产量及品质。
在惠农政策和农业科技的双重加持下,西秀区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2017年的3.6万亩发展到如今的8.3万亩,10亩以上种植主体共有306个,主要分布于双堡、杨武、东屯、鸡场等乡镇,产量和产值逐年攀升。
创新模式,利益联结,带动农户增收
产业发展,关键是农民增收、百姓致富。
如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西秀区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模式,构建“订单种植-技术兜底-保价收购”闭环,让农户与企业紧密联结在一起,实现互利共赢。
8月1日,在西秀区东屯乡,种植大户佟小强正驾驶着货车将刚采摘的4000斤辣椒送往镇上的加工企业。“今年采取订单模式,由公司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收购服务,我只管安心种辣椒,不愁销路,收入也更稳定,预计今年有50多万元的收入。”佟小强说,年初辣椒种植前,他就和安顺全方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收购协议,现在辣椒丰收时,他心里感到格外的“轻松”。
东屯乡辣椒种植基地村民采收辣椒
在西秀区杨武乡辣椒收购加工厂内,记者看到种植户们骑着三轮车、电瓶车将新鲜采摘的红椒,送到烘干线上加工。
“今年杨武乡采取‘公司+农户’订单模式,农民采收的辣椒直接卖到加工厂。截至7月底,杨武辣椒加工厂已收购15万斤,产值超40万元。”杨武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娄启超介绍,今年全乡辣椒种植面积4000亩,带动2000户农户种植辣椒,惠及周边群众6000人次。
杨武居委会辣椒种植基地村民采摘辣椒
杨武乡辣椒收购厂
西秀区双堡镇,作为全省辣椒十强小镇,上万亩辣椒奏响丰收曲,田间地头热火朝天,烘干线上椒香四溢。
“产业发展的目的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双堡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杨悦介绍,为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双堡镇与安顺市方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合作,采取“公司+农户”订单模式,以统一育苗、统一农资、统一移栽、统一管护、统一收购带动农户种植辣椒。“今年全镇辣椒种植面积1.2万亩,覆盖4000多户农户,每亩产值6500元,预计总产值约7800万元。”
工人在辣椒烘干厂务工
辣椒从田间到车间,椒农与公司之间的产销对接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在安顺清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辣椒收购烘干点,双堡镇塘山村村民罗东莲正熟练分拣辣椒,她说:“在这里务工以计件结算工资,每天可以挣300元。”
在西秀区,像罗东莲这样,通过辣椒产业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农户还有很多。据统计,今年全区辣椒产业共带动农户7万余人,人均增收2500元,有效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精深加工,品牌塑造,延伸产业链条
走进贵州西秀翠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翠宏食品)的深加工车间,已烘干的辣椒经过剪把、筛选、分级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为风味各异的辣椒调味品。
翠宏食品辣椒产品生产线
“目前,每天生产辣椒制品60吨左右,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海外地区。”翠宏食品行政主管李俐红介绍,公司集辣椒种植、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主要生产香辣蘸料、香辣红油、烧烤料等系列产品,已和海底捞、天味食品、周黑鸭等30余家上市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有1000多个辣椒单品,辣椒产品供不应求。
翠宏食品生产的辣椒制品
辣椒产业链的延伸让辣椒“身价”倍增。“2024年,翠宏食品辣椒采购总量约2.3万吨,采购总额达2.46亿元,稳定务工人员240人,人均年收入约7万元,年产值达4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将达5.7亿元。”李俐红说。
在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山婆公司)辣椒制品生产车间,排列整齐的发酵罐布满车间,滋味醇厚的酸汤正在静静发酵,工作人员在有序生产酸汤粉面、酸汤火锅底料、特色酱料等产品。
作为一家集食品科技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南山婆公司依托数智酿造工艺,以本地种植的辣椒、西红柿等农产品为原料,通过现代生物发酵技术以及智能化精准调控发酵技术,推动酸汤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数智化、国际化生产。
工人进行干椒分拣筛选工序
“我们投资7.57亿元建成了全国酸汤产能规模第一的生产基地,可年产酸汤系列产品10万吨以上,通过科技创新,突破一系列技术难题,酸汤产品品质稳定、风味独特,受到市场与消费者的一致欢迎,并获得食品安全全球标准BRC‘A级’认证、IFS等国际食品标准认证及全球190余国的出口资质。”南山婆公司副总裁胡顺庭介绍,2024年公司共采购辣椒1万吨,产值达2亿元。
在西秀区旧州镇,辣椒种植户们将辣椒制成剁椒、泡椒、辣椒面等产品,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全区30余家经销企业将“西秀辣椒”推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各地订单络绎不绝。
工人正在加工辣椒
西秀区农业农村局蔬菜果树技术推广站负责人安志斌介绍,目前,西秀区辣椒加工企业主要以南山婆公司、翠宏食品等龙头企业为主,贸易企业主要有秀丽山红公司、荆朝农业公司、中秸农业公司、辣优仔公司、芳馨情农业公司等30余家,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辣椒烘干线9条,日辣椒烘干量为360余吨。
为提升西秀辣椒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西秀区还积极加强品牌塑造。通过举办辣椒产业文化节、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展示西秀辣椒的独特魅力和品质优势。同时,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当前,“西秀辣椒”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西秀区一张亮丽的产业名片。
烘干的辣椒等待发货
如今,在西秀区,辣椒产业已从一粒小种子成长为乡村振兴大产业,实现了从分散种植的“小农经济”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华丽蝶变。“下一步,西秀区将继续深耕辣椒产业,不断完善产业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进行品牌塑造,提升产业竞争力,让小小辣椒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西秀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睿说。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伍水清 李超然 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