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夯实工业“基本盘”,激活发展新动能——西秀区上半年工业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2025-08-10 20:42:08    来源: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工地上,塔吊林立,新项目拔节生长。从繁忙的车间到火热的工地,西秀区处处涌动着工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1至6月,西秀区工业投资额达7.61亿元,同比增长37.67%,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3亿元、增加值15.3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其中,规上制造业增长11.9%,供应业增长24.6%,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各项指标协同向好。
  工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根基牢。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的转型成效,是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的成长活力,更是西秀区以工业为引擎带动经济社会破浪前行的坚定步伐。
  今年以来,西秀区坚持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加速推进“两城三基地”建设,并创新推行“六单”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安顺中泰鑫博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走进安顺中泰鑫博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高效运转,呈现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该公司整合原国有铝企资源,创新实施“技术革新+产能优化+绿色循环”运营模式。在政府统一产业规划引导下,通过市场化运作,正加快建设成为年产10万吨电解铝及20万吨再生铝、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冶金类综合体企业。
  “自6月份起,公司克服困难,全力推进电解系列后半段104台电解槽全面投产,创下安顺市铝业公司投产以来的历史最佳水平。”安顺中泰鑫博总经理黄鑫告诉记者,上半年公司产值达4.8亿元,未来将继续依托安顺市资源优势,进一步开拓铝精深加工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安顺中泰鑫博铝业的强劲增长,是西秀区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资产、提升国有资产利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成功实践,也充分展现了西秀区筑牢工业发展根基、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劲韧性。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更是企业发展的“核动力”。

南山婆酸汤原料生产线

  作为贵州酸汤产业的龙头企业,南山婆集团以“一碗酸汤”撬动产业变革。该公司率先将酸汤引入实验室,深度融合600年屯堡酸食“非遗”技艺与科技创新,推动传统酸汤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数智化、品牌化与国际化发展。其创新模式成功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不仅重塑了酸汤产业的工业化发展路径,更为区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今年1至6月,南山婆完成产值1.3亿元,实现税收900余万元,同比增幅均超100%,展现出强劲的产销势头。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支持贵州酸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我们酸汤科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副总裁胡顺庭表示,“我们正紧抓这一契机,加速推进科研项目实施,持续产出新成果。”
  从车间生产线的忙碌运转,到企业发展的稳健步伐,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社会环境的优化。
  今年以来,西秀区持续落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暨“三抓”工作机制,以“收单、研单、派单、办单、督单、回单”的“六单”闭环工作法为核心,依托“企业之家”“企业服务局”及企业服务专班,为全区重点在建项目及规上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以机制的温度与效率持续释放营商环境红利。

  安顺市同正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机械手臂堆放产品
  “公司产权证已于4月1日顺利办结,感谢政府的全程护航!”安顺市同正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谢静欣喜地说。此前,土地合宗、消防验收及竣工规划验收等环节曾因流程复杂进展缓慢。政府部门主动介入,通过跨部门协同指导企业完善手续,有效减轻了企业办证负担。
  针对企业线上线下反映的各类问题,“企业之家”会形成系统工单,联合投促、工商联等部门开展“综合会诊”:简单问题即时分配至单一部门处理,复杂事项则协调多部门联动解决,并实施全程跟踪、催办与回访,确保“件件有着落”。截至目前,通过各渠道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欠款清收、土地手续办理、政策咨询、要素保障、基础设施配套、融资困难等问题155个。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国栋 通讯员 李安麒 肖亚洲


责任编辑:胡晓 校对:张家晨 二审:康馨月 三审:陈明

站内搜索

热门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