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更是企业成长壮大的“硬支撑”。近年来,贵州西秀经济开发区始终锚定“送服务、帮企业,送温暖、解难事”核心宗旨,以机制创新为突破、政策红利为抓手、精准服务为保障,从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入手,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让营商环境“沃土”持续厚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六单”机制破难题 精准服务暖企心
“产权证办理的事终于落地,这为公司后续融资发展扫清了关键障碍!”谈及西秀经开区的企业服务,安顺市同正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谢静难掩感激。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手臂将一袋袋初源教槽料整齐码放,繁忙景象的背后,正是“六单”服务机制带来的实效。
安顺市同正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自动化机械手臂正在堆放产品
作为西秀经开区服务企业的“金字招牌”,“收单-研单-派单-办单-督单-返单”全流程“六单”机制,构建起企业诉求“闭环解决”的服务链条——从多渠道收集企业诉求,到快速研判问题性质,再到精准派单、限时办理、跟踪督办,最后及时反馈结果,每一步都紧扣“企业满意”目标。
安顺市联顺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忙碌
这一机制的受益者远不止安顺市同正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好味达食品有限公司、安顺市联顺达科技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的发展诉求,均通过“六单”机制得到高效响应。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该机制启动以来,西秀经开区企业服务局已陆续收集涉及75家企业共计134个问题,目前已办结111个,正在跟踪处理并取得企业认可的问题23个。“无论是手续办理、政策保障,还是基础设施改善,我们都第一时间响应、协调解决,让企业能心无旁骛抓生产。”该局局长徐启鸣说。
“弹性租金”降成本 金融活水赋新能
“‘弹性租金’政策一出来,我们就更有信心扩市场了!现在已经增招业务员,全力冲刺销售目标。”安顺五彩包装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黄安的感慨,道出了企业的共同心声。
为进一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西秀经开区近期创新推出“弹性租金”政策。该政策将标准化厂房租金与企业销售收入、税收指标挂钩,企业完成既定指标,便可按比例享受租金减免,最高可减免70%。这一举措不仅适用于成熟企业,新入驻企业通过签订孵化期协议设定指标,同样能够享受,真正实现“扶上马、送一程”。
走访企业,面对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除了“减负”,更要“输血”。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共性痛点,西秀经开区将金融服务作为助企纾困的重要抓手,坚持“普惠金融+量身定制”双轨并行。一方面,实时动态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建立“一企一档”台账。另一方面,主动搭建“政银企”对接桥梁——通过座谈会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对话平台,邀请贵阳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农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企业实地走访,精准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
今年1月以来,在西秀经开区的协调推动下,道元生物、海龙诚、长寿新欣、西南特钢、鑫顺达包装、翰瑞电子等多家企业成功获得融资支持,总金额达9255万元。金融“活水”的持续注入,不仅缓解了企业扩大生产、技术升级的资金压力,更让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底气更足、信心更强。
政校企合作聚人才 营商沃土育新机
人才是第一资源。西秀经开区始终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原则,深化“政校企”三方合作,为企业搭建多元化人才供给通道。
在人才引进上,西秀经开区积极组织新安航空、安吉精铸、立鼎嘟嘟等重点企业,走进安顺学院、安顺职院、安顺机械工业学校及省外院校开展校园招聘,使高校专业资源与企业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为企业招纳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在招聘模式上,紧跟“互联网+就业”趋势,推出直播带岗服务——通过视频展示、实地直播等形式,全方位呈现企业工作环境、生活配套与企业文化,让求职者“云逛厂”“零距离”了解岗位,目前已通过该模式为企业招工近百人;在技能提升上,针对科为环保、旷持科技等企业的培训需求,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上门服务,助力企业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夯实发展人才基础。
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校园招聘会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精准融入、精细对接、精心服务’目标,做优‘六单’机制,在金融支持、人才引育、就业保障等领域持续发力,让服务更精准、效率更高效、企业更满意。”徐启鸣表示。
如今的西秀经开区,正以更优的政策环境、更暖的服务温度、更实的保障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这里,企业的诉求有人听、难题有人解、发展有支撑,一幅“企业安心发展、区域活力迸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凤 唐国栋